本报通讯员 李苗苗
“感谢你们的帮助,要不是你们全力救治,再加上助残政策好,我哥哥怕是救不回来了。”家住东莞镇东莞村的王昆(化名)哽咽着说。就在一天前,他的哥哥王群(化名),一名智力残疾人因脑溢血面临危险。
3月27日早上,莒县“残疾人之家”东莞镇如康家园的负责人徐后花像往常一样忙碌着如康家园的日常工作。她发现,平日里很早就来的57岁智力残疾人王群还没有来,立刻给他打电话。但是,电话一直没人接听。她越想越担心,就把情况报告给了东莞镇残联干事张明强。张明强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驱车赶到了王群的住处,发现大门是从里面反锁着的,拨打电话能听到手机铃声,但大声呼喊王群的名字,却没人回应。张明强预感情况紧急,立即向东莞镇残联理事长徐延尚报告了情况,徐延尚让张明强在王群家继续拍打大门,大声呼喊,又在赶往王群家的同时联系东莞村村委会和最近的救援力量。到达王群家之后,大家翻墙进去,发现王群趴在堂屋地上一动不动,丧失了意识,面色青紫,所幸尚有微弱呼吸。村委会人员赶紧拨打了120急救电话,莒县人民医院的医务人员赶来后进行了现场急救,将其紧急送往医院。经过全力抢救,王群当天下午恢复了意识。
王群的弟弟王昆看到自己的哥哥抢救回来,一方面非常高兴和激动,另一方面又有些担忧。原来,王昆自己也身患重病,常年住院吃药,家里经济困难,而自己的哥哥是一名智力残疾人,没有积蓄,后期的治疗费用怕是承担不起,想要放弃治疗。
了解到这个情况,东莞镇残联立即联系了县残联,咨询残疾人住院救助政策中的病种目录是否包含脑溢血这一病种。县残联给予了肯定的答复,并立即联系了残疾人住院救助的定点医院城阳卫生院,城阳卫生院第一时间派车将王群接到了城阳卫生院,为其开展免费救助。王群终于可以安心地接受治疗了。
“目前病人情况稳定,已经可以说话,后期将开展持续治疗。”城阳卫生院院长王晓阁说。
生死时速间,大家争分夺秒,毫不迟疑。从“残疾人之家”的细心负责、村干部的责任担当、医疗系统的患者至上到残联系统以人为本的兜底保障,他们紧急接力、全力护航,为病危的残疾人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正是各项惠残政策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关心关爱,残疾人的生活得到不断改善,残疾人的权益得到了更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