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千秋苑清明节推出主题系列活动,解锁清明节更多祭祀方式———
全媒体记者 滕伟伟
通讯员 伦英政
今年清明节是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首个清明节,又逢农历闰二月,受民间老话“清明逢闰月,扫墓要提前”的影响,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祭扫高峰来得更早,日照千秋苑提前部署,为清明节祭扫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未雨绸缪让“清明”更有服务保障
千秋苑预判今年清明将呈现“祭扫高峰提前,人流车流量大”的特点,提前筹划部署,出台了《清明节集中祭祀日安全应急保障预案》《2023年清明节系列活动实施方案》。以“无烟祭扫,文明清明”为主题,以鲜花、黄丝带、心愿卡为三大文明祭扫元素,开展“翩翩蝴蝶寄相思”“全市最低鲜花销售”“心愿卡寄语”“云祭扫”等系列活动。
提前协调交通部门,4月1日至5日期间,临时开通由海曲新村一区站往返千秋苑、庙山公墓的清明祭扫公交专线,方便群众清明出行祭扫;4月1日,所有人员全天候为祭祀群众提供服务,成立应急小分队在停车场负责车辆引导;在媒体播放文明祭祀公益广告提醒市民文明祭扫;联系蓝天救援队志愿者协助引导服务;对园区所有水路、电路等提前进行安全大检查;定购鲜花3000束、黄丝带2000米,印制心愿卡1000张、3D立体纸蝴蝶1000只,订制风车500个、水桶600个、擦拭墓碑小方巾5000条等。
“清明符号”让祭扫更清静文明
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符号,清明又该有怎样的符号?黄丝带、心愿卡、鲜花……这些都是千秋苑呈现给清明的节日符号。
13年前,象征思念的黄丝带,就已成为千秋苑最鲜明的“清明符号”。每当清明,一走进千秋苑大门,树上、墓碑上,一根根黄丝带随风飘扬,明黄的颜色,让人觉得深沉的思念也可以如此清新如此文明。
心愿卡表达着人们对亲人最真挚的想法。每年清明期间,千秋苑内的墓碑前、树枝上、花丛中挂满了心愿卡片,每一张卡片都饱含思念、写满祝福,也成了千秋苑最温馨的“清明符号”。
承载浓浓思念的可以是鲜花,而不是烟熏火燎的烧纸锡箔。早在2009年,千秋苑就开始倡导鲜花祭扫,推行“鲜花免费换火纸”活动,改变一种习俗需要时间,更要有新创意。在“鲜花换火纸”之后,2018年千秋苑又以创建“无烟化”公墓为重点,开展“全市最低鲜花销售”活动,每个花束10元起售,谁不希望亲人长眠之地有鲜花相伴?既然墓前有鲜花作伴,那还怎么舍得让花儿受到烟熏火燎?如今,鲜花祭扫已渐成习俗,前来扫墓的市民手持鲜花,而不是大包小包的火纸锡箔,鲜花也成为千秋苑最美丽的“清明符号”。
多样祭祀让思念有“形”更有“情”
“纷飞的蝴蝶,像诗里美丽的章节。”今年清明节,千秋苑开展“翩翩蝴蝶寄相思”主题活动,祭扫市民可在园内服务点免费领取一只美丽的3D立体纸蝴蝶,写下浓浓的思念,贴到活动展板上,蝴蝶展翅欲飞,寄托着对亲人的深切思念,释放沉淀的记忆和情感,“翩翩蝴蝶寄相思”活动是千秋苑开展的低碳环保的新型祭扫方式。
“云祭扫”是千秋苑自2019年推出的新型祭扫方式,市民可以微信关注“日照市公墓管理服务中心”公众号,点击“云祭扫”模块,为已故亲人创建祈福馆,上传亲人照片、填写其生平并发布思念寄语。如今,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云”祭扫,成为新的祭祀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
“代客祭扫”主要是为一些无法到场祭祀亲人,或者是身体原因无法到场的客户提供祭扫服务,千秋苑工作人员根据家属要求敬献鲜花,拍照传回,每次完成祭扫,都是帮助市民完成一桩心愿,这也是下一步千秋苑重点打造的延伸服务项目之一。多样的祭祀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认可,生动的诠释了“不一样的清明”。
同时,千秋苑注重亲情关怀,让服务更有“温度”。为方便群众祭扫,千秋苑设置了临时综合服务点,为市民免费提供轮椅、拐杖、雨伞、便民药箱等,这些温馨服务项目可以为市民提供最大的方便,让这个别样清明更具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