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张源 通讯员 张远志 苏建瑞 报道
本报讯 近日,在山东港口日照港西8泊位,岸边桥吊陆续将146个集装箱吊装至“华旭达68”驳船上,这些集装箱随后通过“水水中转”方式转关运输至青岛前湾港,海运出口远销国外。
“水水中转”是指进出口企业办理完毕海关转关手续后,货物通过支线船舶在两个港口之间运输的行为。通过“水水中转”,进出口企业可以就近选择支线港口办理海关手续,节省成本,支线港口与干线港口之间的联动也更加紧密。
今年以来,依托“日照—青岛”支线优势,日照港完成欧洲、美东、南美、中东等远洋流向及东南亚近洋地区的支线出口业务,并逐步形成外贸船公司“以支代干”业务出口模式。
为促进两港之间“水水中转”业务办理更加便捷,适应港口物流发展趋势,今年3月份起,日照海关联合港口、船公司等开发上线“水水中转智能管理系统”。
“在海关牵头下,我们和船公司等部门通力合作,通过搭建统一的业务平台,把船公司的船舶信息、航线信息、载运信息,以及码头公司的码头作业信息、运抵信息、装卸船信息等汇集、共享、共用,通过信息报文交互模式,实现平台各项信息的自动生成和实时交互。”日照港集发公司IT部项目负责人马龙涛说。
系统启用后,代理公司通过该系统向海关申报内支线船舶相关数据,系统会自动生成验封指令,码头卸船时对铅封进行拍照识别上传,系统通过逻辑校验后即可自动核验并放行海关转关单,减少集装箱倒运操作和等待时间。通过这一模式,内支线集装箱整体物流时效提高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