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党建引领+综合治理”,坚持“信访有解”理念,阎庄街道——
全媒体记者 王霞
邻里之间出现纠纷?矛盾调解一体化工作室可一站式解决;日常生活遇到难题?一通电话,网格员即可上门服务……如此贴心便捷的治理模式,正是莒县阎庄街道以人民为中心、开展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的生动典范。
该街道把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打造成为社会治理末端“综合体”,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权益保障通道,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
一个中心打造社会治理创新模式
6月20日,走进阎庄街道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给人第一印象就是宽敞明亮、整洁有序的办公环境。这里集信访接待大厅、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矛盾调解一体化工作室、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两代表一委员”调解工作室、“头雁书记”调解工作室等功能室于一体,可开展村事商讨、居民矛盾调解等,为村民解决烦心事。
“我们着力打造网格先锋驿站,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服务。”阎庄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郭强介绍,今年,阎庄街道整合司法、综治、信访、纪委、组织、法律顾问及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和“两代表一委员”队伍集中进驻中心,推进构建“一站式接待、一条龙调处、一揽子化解”社会治理综合服务模式。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深厚基础和重要支撑。阎庄街道不断探索“党建引领+综合治理”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坚持“信访有解”理念,全力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与此同时,该街道统筹驻村民警、网格长、微网格员、一村一法律顾问等基层综治力量,成立“平安村居”志愿服务队伍,引导党员群众自觉“看家护院”“巡逻打更”,进一步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一张网格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大爷,这是我们的网格服务联系卡,写明网格长、微网格员等网格员的姓名、联系方式及工作职责,你看看自己属于哪个网格,如果遇到什么难题,就可以找到网格员办事、如何找到网格员也一目了然。”6月20日,阎庄街道网格员在入户送网格服务联系卡时说道。
在基层,千头万绪的事就是千家万户的事。为进一步畅通民生诉求、解决急难愁盼,阎庄街道将基层“党建”与“网格”有机结合,将全街道划分为“总、大、中、小、微”五级网格,形成了“基层党组织+立体化网格化”党建引领微网格治理模式。
另外,该街道设置1个街道一级总网格,在中心设置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12个行政村(社区)、园区、驻地二级大网格,67个自然村三级中网格,按照50—100户划分313个四级小网格,按照15—25户划细划小859个五级微网格,开展“网格之家”挂牌行动,亮明网格长和微网格员身份,逐户发放网格服务联系卡,使人走在“网”上、工作在“格”中,让群众“有地方说话”“说话有人听”“有事能解决”。
一体服务巧解矛盾纠纷“疑难杂症”
“书记,我家和蒋庆玲的地挨在一起,她家种地经过我家的地头,把我家种的花生给踩坏了,我不让她走,她还不愿意,您快给我们解决一下吧。”6月9日,阎庄街道肖家河村村民张英奎向肖家河村村委反映。
接到诉求后,肖家河村党支部书记王希玲叫上两名村民所属网格的网格长赶往现场。
“现场我们查看了一下,花生没有被踩断,而且都是邻居,互相谦让,才能和睦相处。这样吧,蒋庆玲跟张英奎道个歉,这事情就过去了。”王希玲说。
通过网格员调解,蒋庆玲和张英奎之间的矛盾化解了,这得益于阎庄街道实施“矛盾调解一体化办理”模式。该街道将综治、纪委、组织、司法等矛盾调解力量融为一体,实行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对各类社会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全链条解决”。
“每个周五,街道都会召开党工委(扩大)现场会,对初信初访化解率、信访万人发生率、12345热线万人发生率、全科智慧网格平台应用率等六率情况进行分析通报。”阎庄街道人大工委主任郭强说。
另外,该街道每月汇总分解到各个行政村(社区)、自然村,推动形成“中心+部门+村庄+网格”的治理格局,使信息掌握更加及时全面,调解过程也更加顺畅,确保纠纷案件“化得稳”,不仅要“事结”,更要解“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