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公安局刑科所党支部党建领航筑平安
全媒体记者 费洪芹
指纹、血迹、DNA……面对形形色色的犯罪证据,用物证锁定真凶,让证据开口说话,日照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在侦查破案中肩负重任。
旗帜引领方向。自实施党建领航工程以来,市公安局刑科所以“铸魂、强基、赋能”为工作主线,深化“法证先锋·工匠家园”党建品牌创建,推动刑事科学技术高质量发展跑出了“加速度”。2022年,刑科所荣立集体三等功,科研创新实现历史性突破,荣获公安部“双十计划”创新大赛铜奖、山东省公安厅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政治铸魂 夯实忠诚奉献根基
“政治建警是公安队伍建设的灵魂,我们在党建引领下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锻造忠诚警魂。”市公安局刑科所负责人说。
加强理论灌输,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引领全体民警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运用“党建+互联网”模式,实行积分制管理和考核,实现党建工作由单一灌输向互动交流转变。
强化组织建设,推动“党群组织建设一体化”发展,把加强党支部建设和群团组织建设一并谋划,使党群工作形成合力,推动支部党建工作提档升级。
发挥“头雁效应”,设立“党员先锋岗”、创建专业工作室,发挥优秀党员民警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专业团队建设、专业课题攻坚等形式推动业务提升,切实增强斗争精神,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固本强基 凝聚深耕奋进力量
作为刑科所,检验鉴定工作是本职。该所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发挥刑事科学技术不可替代的作用,既克大案,又破小案。
2002年11月,莒县公安局一治安联防队员在夜间巡逻时遭遇歹徒,被刺牺牲。限于当年的条件,公安民警穷尽了当时所有手段,一直没有取得有价值的线索,但这起命案一直是一代代刑警人心上的一块石头。随着刑事科学技术不断升级,在案发18年后的一天,技术人员再次打开物证室,把当年犯罪嫌疑人留在现场的物证搬上操作台,最终运用创新技术,在海量的数据中比对成功!这起尘封了近20年的大案终于告破!在命案积案攻坚行动中,通过刑事技术比对,破获了8起10年以上的命案积案。近年来,通过DNA比对破获300余起侵财类民生小案。
不仅如此,该所践行“民有所求 我有所为”民生警务理念,与市民政局建立联动救助“特殊人群”双联机制,利用刑事技术为流浪乞讨人员、疑似被拐卖人员寻亲解困,先后检验并入库比对研判101名人员信息,研判380余条关联信息,帮助8名长期滞留在站的无身份信息的流浪乞讨人员回归家庭。
实战赋能 彰显服务担当作为
“一切为了实战”,不是喊口号。该所以技术助推打防闭环治理机制,不断提升新时代公安机关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
对内,强力支撑全警破案。对基层派出所、区县刑侦大队常态开展送教上门、现场教学,交流分享经验做法,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助力“秋风”行动,强化大要案攻坚,年均检验鉴定4500余起,利用刑事技术破获案件300余起。
对外,竭诚服务民生。利用“传统+新媒体”宣传手段,进校园、入社区开展专业安全教育,举办未成年人防性侵普法宣讲21场,涵盖17000余人;联合公益组织开展禁毒、防拐网络直播宣传12场次,在线收看逾20万人次。
打击犯罪永远在路上。只见一面面火红的锦旗高挂在荣誉墙上,该所负责人由衷地说:“锦旗不仅代表取得的荣誉,更是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一种肯定和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