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杨辉
相爱不易,相守更不易,“双军人,异地恋”,这六个字是对他们之间爱情不易最好的陈述,这其中的心酸和思念只有他们自己才清楚。
受父亲影响,从儿时起,崔雁飞就对绿色军营充满向往。2007年,崔雁飞通过层层筛选,成为海军某通信连的一名通信兵。
2008年3月,历经严格的新兵训练,崔雁飞从一名新兵成为一名真正的军人。分到连队后,她勤学苦练,很快成为分队的业务尖子,并多次代表连队参加通信业务比武竞赛,连续获得优秀士兵4次、带兵嘉奖1次、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舰队优秀士官人才奖、三等功等荣誉。
崔雁飞的丈夫兰天飞,2011年12月入伍,海军某部现役军人。两人在部队相识,于2018年步入婚姻殿堂,那时起,崔雁飞既是一名军人也是一名军嫂。2019年儿子出生,同年底,崔雁飞脱下军装,转业回家安置到岚山区虎山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夫妻俩又开始新的两地分居生活。
“当完军人当军嫂,这也是我对部队情感的延续。”崔雁飞说。虽然身份发生了变化,但服务群众的初心始终如一。自参加工作以来,崔雁飞始终以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身到本职工作中,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军人的精神风貌和新时代军嫂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既已许国,再难许家。崔雁飞时常告诫自己,作为军人与军嫂,在生活上也要打胜仗。老人生日、逢年过节,她都会准备好孝敬老人的红包,精挑细选适合老人的礼物给他们邮寄回去,对老人无微不至、嘘寒问暖。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孩子出生后,丈夫不在身边,崔雁飞既当母亲又当父亲,初为人母的她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后来的熟练自如,独自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我和丈夫基本上一年只能见一次。记得有一次孩子半夜发烧到40°C,当时是大冬天,我急得外套和鞋子都来不及穿,抱着孩子就冲到了医院,等反应过来时,已经冻得瑟瑟发抖。”回忆起这些心酸的往事,崔雁飞坦言,一个人照顾一个家说不辛苦是假的,尤其孩子生病住院,特别希望丈夫能在身边。“但我明白,他不只是我的丈夫,还是一名军人,肩负着更神圣的职责和使命,有更多人需要他,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我更能理解军人的辛苦和不易,所以我会无条件支持他,做他坚强的后盾,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崔雁飞说。
“妈妈,我长大也要当兵,像你和爸爸一样,保家卫国。”在崔雁飞家的客厅里,摆满了她和丈夫的军装照,平时空闲时,她也经常会给孩子讲自己在部队的故事,耳濡目染下,5岁的儿子心中也悄然种下了一个军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