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东港区粮食日烘干能力370余吨
科技助力“颗粒归仓”
  

全媒体记者 姚彩虹
  8月30日,东港区涛雒镇茂新农机专业合作社里机器轰鸣,12米高的烘干机正在高速运转,出粮口飘出阵阵玉米的清香。
  “这是合作社新上的粮食烘干机,玉米烘干后含水量14.5%,达到了粮食入库的标准。”合作社负责人庄茂新告诉记者,眼前这个“大个子”设备靠燃油机传递热量,进行风机循环式烘干,一键进粮、一键出粮、电脑控制水分,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烘干机器。
  秋收时节,因晾晒场地受限、阴雨天气等原因,玉米、水稻等作物容易霉变,影响后续出售、食用。聚焦粮食烘干短板,今年东港区在全区农作物主产区域设立7个全程机械化核心示范区,推动主要粮食作物实现全程机械化,依托科技助力秋收,确保粮食安全。
  听说合作社有了烘干机,周边村民纷纷赶来“研究”。“确实很实用,小麦遇到连阴天很容易发芽,现在就不用担心这个事了。”南店村的庄茂锁每年晾晒粮食时最犯愁的就是遇上雨天,“以后我地里的小麦就有保障了。”
  庄茂新给村民算了这样一笔账,烘干机单次最大烘干量是23吨,最小是10吨,以23吨玉米(含水量20%)为例,六七个小时就能烘干,成本价每公斤在八九分钱左右,比自己在家晾晒更快更好。
  “传统人工晾晒效率低,经机器烘干后的粮食品质好、清洁度高、易于储存。”东港区农业机械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杨涛抓起一把烘干后的玉米查看,“这些玉米粒很干净,要是咱村民自己晒,时间长,还有灰尘。”
  据杨涛介绍,今年东港区农业机械发展服务中心加强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东港分局以及各个乡镇的合作,为4家农机专业合作社落实设施农业用地2320平方米,涛雒、后村、南湖以及陈疃4个乡镇新上烘干设备日烘干能力200吨,全区烘干能力每日370余吨,同比增长446%,为产业化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从机械化种植到机械化收割、机械化烘干,东港区强化科技支撑,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广袤大地正铺展出“多产粮、产好粮”的美丽图景。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科技助力“颗粒归仓”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