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晓文 报道
本报讯 “一天能赚不少零花钱,多做多得,既能赚到钱,家务也没落下!”近日,在石场乡南仲家村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里,20多名妇女忙碌着,一个个小零件在她们手里,不一会儿就被拼装成一束束鲜艳的仿真花制品。该村积极对接工厂,将手工花制作搬到了家门口,解决了留守妇女们既顾家又就业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村集体和村民们的收入。“目前第二批手工花已经制作完成,每个妇女收入千余元,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4万元,村民增收近20万元。”该村党支部书记郑淑红说。
南仲家村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是石场乡发挥巾帼力量的缩影。走进前坪头村妇联主席张吉花的煎饼坊,妇女们正在用鏊子烙的手工煎饼,用到了小米、玉米、地瓜等本地的原材料。“我们煎饼坊申请了非遗工坊,我要把这项传统手艺传承下去,让姐妹们在传承手艺的同时还能致富。”前坪头村党支部书记张家华说。煎饼坊通过抖音直播卖货,将山区的杂粮煎饼、粉皮等销往大城市。不仅如此,张吉花还介绍近期热销的新小米、绿豆等农产品,又新加了不少“人手”进行打包发货。“我作为村里的妇联主席,要带着村里的妇女一起过上好日子。”
该乡在发展产业的同时,还积极号召妇女们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组建了34支“蔷薇花”志愿服务队伍,带动妇女开展帮扶活动、敬老赡养、妇女维权、美丽庭院、协助处理邻里纠纷等活动。“志愿者们真是热心肠,幸福食堂里有她们,打扫卫生有她们,谁家有矛盾了也有她们在调解,真是贴心暖心啊!”黄山口村村民周召宝说。“蔷薇花”志愿者们活跃在各个村庄,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近200次,在助力乡村振兴、民生发展和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我们‘蔷薇花’志愿者越来越受到村民的认可,以后我们会继续为大家做好服务,贡献巾帼力量。”林家沟村“蔷薇花”志愿者林兆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