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第一个交房款,最后一个选楼,拒收补偿费用——
刘家玉的“取舍”观

  全媒体记者 赵庆江 徐 滕卢昱东
  9月10日,五莲县户部乡黄庄沟村党支部书记刘家玉又一次从医院治病回来,看到入住民宿的游客络绎不绝,微笑立即浮上了他的脸庞。这种幸福感和成就感,一直支撑着他在个人与群众利益“取舍”之间,同病魔和贫困做斗争。
  黄庄沟村曾经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2018年,该村借助国家库区移民避险解困和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利好政策,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对整个村庄进行了搬迁,建设了61栋二层小楼。
  新房开工前,刘家玉和村“两委”成员在为群众争取利益方面颇费了一番功夫。他们广泛征求民意,合理规划楼房,自带前院后院,方便放置农具等,还提供部分小户型供家庭特别困难的农户免费入住。
  为顺利完成搬迁,让所有村民尽快住上新楼,经过广泛了解村情民意,刘家玉和“两委”成员商议,要取民意合理研究科学搬迁政策。他们共同制定了《黄庄沟新村搬迁方案》,并召开村民大会,公布搬迁方案内容,明确缴款时间、选房时间、搬迁时间和奖励政策。
  作为村庄“领头人”,刘家玉更把“舍”用在自己身上,带头第一个交纳了房款,又是最后一个选了位于村庄西北、位置并不算好的楼房。
  刘家玉“舍”的效用,引导50多户村民顺利交款并全部搬进新房。
  盖起了新房,“断头路”成为群众出行难题。在修路过程中,他不仅忙前忙后,而且自己也失去了口粮地,按说可以理直气壮地领取补偿。村里的失地农民都领了补偿金,他则拒领补偿款,家属有怨言,他却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事事要作表率,为了群众的利益,要能舍得自己的利益。”
  不仅如此,“住好、走好、不如钱袋里满好”,刘家玉更是把群众致富的谚语付诸于行动。他不顾积劳成疾的身体,用自己朴实的“取舍”观,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由党支部带领村民发展樱桃产业,还有不少村民响应号召,改造自家“小洋楼”发展民宿,走上致富路。目前,该村共计发展樱桃面积50亩,村集体经济收入成功突破11万元。黄庄沟村也先后捧回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省景区化村庄、国家森林乡村等诸多荣誉。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刘家玉的“取舍”观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