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牢养老服务网,擦亮生态“金招牌”,两城街道——
全媒体记者 郑笃凯
10月23日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也是我国的老年节。日前,山海天旅游度假区两城街道组织对高龄老人进行走访慰问,工作人员惊喜地发现:全街道10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多达11人,90岁以上的长寿老人超过270人,“长寿之乡”成为该街道又一张闪亮的新名片。
作为日照市的“北大门”和全区的产业重地,两城街道的“长寿密码”离不开依山傍海的宜居环境、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孝亲敬老的良好氛围以及日益完善的养老服务等多种因素。
10月21日,秋日暖阳下,在两城街道两城三村农村幸福院内,10余名老人聚拢在一起悠闲地谈天说地,不时发出阵阵笑声。“大爷大娘们,开饭了!”中午11时许,随着长者食堂工作人员的呼喊,老人们三五相伴走向屋内,很快就吃上了热腾腾的大肉包和时令蔬菜。
“大家凑在一起,心情特别舒畅。在长者食堂吃饭,顿顿不重样,吃得饱、吃得好,别提多惬意了!”两城三村80岁的刘宗娥感叹,以前老年人求医问药也是个难题,如今家家户户都有了家庭医生,老年人但凡遇到个头疼脑热的,医生都会上门问诊,这样健康无忧、平安富足的好日子可真好!
让老人安享晚年,是千家万户的关切,既是“家事”,也是“国事”。近年来,两城街道聚焦群众养老的急难愁盼,将养老事业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补齐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短板、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的重要举措,在打造一批示范化、专业化、规范化的养老服务机构,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的同时,大力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推动城乡环境面貌不断提质升级,让城乡居民生活品质越来越高,让老年人拥有越来越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
一组数据,足以看出两城街道聚力守护最美“夕阳红”的力度和成效:截至目前,该街道建成长者食堂51处,56个村实现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开展65岁及以上老年人、贫困人口等重点人群查体5600余人次;完成33处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其中省级卫生室1处,家庭医生签约2万余人;向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补贴共107万元,惠及1400余人。
“如今,我月月都能领到政府的补贴咧!儿女轮流照顾,特别孝顺。我自己呀,平时也就散散步、种种菜,看看山、看看水,呼吸两口新鲜空气,跟老邻居聊会儿天,自然身体棒棒的了。”在两城六村,101岁的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于培芹向记者娓娓道来,字字句句透着对目前政府政策的骄傲和生活现状的满足。
事实上,这样的骄傲和满足,遍及两城街道。每天清晨和傍晚,在两城河湿地公园、金银河沿岸、山海风情绿道等地都会有大量群众休闲健身。“长寿的基础,那不就是健康的体格嘛。”两城街道居民安秀芸笑着说。
“老少皆宜”的生态环境背后,是两城街道聚力提升生态颜值的奋斗足迹——开展两城河、金银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联动推进金银河下游综合治理、金银河上游流域生态修复、两城河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两城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等五大项目。
与此同时,两城街道以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开展农村“清脏、治乱、强基、增美”整治行动,打造村美、路美、水美、田美、院美“五美”村庄,全力推进街道人居环境整治提档升级。
截至目前,全街道新创建市级美丽乡村26个,打造山海田园综合体和“一镇四园”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市级示范区,后河西村创建为第三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秦家庄村创建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安家村一村创建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美丽村居。
将敬老爱老助老理念融入每一项扎实的政策、每一次优质的服务中,用实际行动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从“养老”到“享老”的“两城探索”正在成为闪亮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