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王巍:重返“东夷”在历史观照中探脉未来
图片
  

专家档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2002年至2016年担任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执行专家组组长。

全媒体记者 李晓萌
  自上古时代孕育而生,在历史长河中奔流不息的东夷文化,能给今天的城市带来怎样的滋养和启迪?以毕生之力探源中华文明的考古学者王巍给出的阐释是:“远古的文明投射出宏大的时代,让我们不忘自己的来处,与过去并肩前行,然后抵达更辽阔的未来。”
  作为考古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王巍参加发掘过4座中国古代都城遗址。在2002年启动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他曾带领400余人的队伍,用20年的探索和实践厘清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的历史脉络,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让中华5000多年的文明由“传说”变为信史,在全球视野中得到了力证。
  在日照市东夷文化研究座谈会上,众多专家学者共探东夷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长达3个多小时的“历史对话”没有一刻停歇。在会上,王巍忆起对日照的初识,便是缘起于这一古文明的脉络。“1992年的春天,在大学时一堂‘新石器时代的考古’课上,通过两城镇遗址、东海峪遗址,我第一次注意到了以太阳命名的日照。”
  彼时,日照只是课本上的一个名词,而如今,随着一次次造访和探寻,这片土地上的悠久历史和作为新兴城市的不竭活力,在王巍的心中愈加深刻而生动。
  “日照是一个高速成长的城市。第一次来是在10年前,与那时相比,现在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更现代、更时尚、更宜居了。”王巍曾先后多次到访日照,日照海洋公园、森林公园、东夷小镇等景区充满特色的匠心打造都让他感到惊喜,“尤其是东夷小镇,我们日照是第一个以东夷文化打造小镇商业街区的城市,这是一个不可复制的重要契机,抓住了它,就抓住了东夷文化研究的制高点。”
  在王巍看来,东夷文化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重要的组成部分,日照将其作为重要发展方向探源研究,并试图书写古代文明的崭新表达,意义非凡。“从距今大约6000年的史前时期开始,山东地区已经开始了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生产,出现了社会分化。从史前文化的发展和迈进文明社会的时间来看,在全国范围内也是第一方阵。”
  东夷文化在海岱地区的孕育生长,催生了灿若星河的文化,王巍称之为“礼出东方”。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丰富的礼器乐器、玉器陶器、食器葬器,印证了那个伟大的时代。“古代的日照是沿海地区南北交流的要塞,我们既可以看到在其中本地区文化的演进,又可以窥见与长江下游、黄河中游、辽东半岛等地区史前至夏商时期文化的交流。既可看到对中原地区先进文化因素的吸收,同时又可以看到对中原地区文化的强烈影响。比如陵阳河遗址中发现的‘日月山’图腾,在山东多地、安徽北部、江苏中南地区等都有发现,从文化交融的角度来看,山东地区的史前至夏商时期的文化与周围地区同时期文化的关系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这次日照之旅,王巍被邀请聘任为日照市东夷文化研究高级顾问,谈及日照对东夷文化的研究探索和成果转化的壮阔雄心,他充满信心和期待,“我祖籍是山东荣成,也是东夷的后人。日照高度重视东夷文化,要成立研究中心,与高校展开深度合作,我也希望用我们的知识和视野,让一件件陶器礼器上承载的古代智慧、精神信仰融入到中华文明的历史格局中,让更多人了解并感知东夷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座谈会的前一天,王巍还为日照作了一场题为“深化探源研究增强文化自信”的专题报告,他用生动的讲述系统梳理了中华文明探源的重要成果,现场他几乎全程脱稿,流畅的叙述中,得以窥见早已被他融入人生信仰的,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之光。
  可以说,坚守于“为中华文明续写家谱”的20年,是王巍人生中极为出彩的篇章。“在考古领域已经坚守了45年,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研究中华文明,这些文明的馈赠也滋养了我的人生。这是400多人共同参与的大型工程项目,揽括数十个学科,大家不分主次,攥指成拳,最终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最有成就感的,是没有辜负国家的期望。”
  文明探源,时历千古,纵横万里。但王巍对中华文明的探寻,却不止于此。这些年,随着考古和文物主题的纪录片和专题节目日益“出圈”,一股“文物热潮”席卷而来,并越来越进发到更加年轻的受众群体中。在这之中,王巍成为出镜率最高的学者之一。他曾多次“走上屏幕”,向大众分享中华文明探源的所知所见所感。“这绝不是为了出风头,中国考古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程,在下一个百年,不仅需要埋头挖掘,更需要走向阐释和传播,见人见物见生活。”
  增强国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是一个耕耘中华文明沃土半生的学者,发自内心深处的情怀。被称为“考古界的音乐课代表”的王巍,也会在闲暇之余创作歌曲,将对中华文明的满腔热血写进一句句歌词中,一个个音符里。他已先后创作了《我爱这片土地》《考古队员之歌》《寻古中国》等十余首作品,“考古是艰辛的旅程,但支撑我们的精神支柱是为了探索中华文明,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人们了解文明探源背后的价值,是一种对国家、对文化的信仰。”
  谈及日照对东夷文化的成果转化探索,他也提出了建议。“一方面,我国从2010年开始推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鼓励建设考古遗址博物馆,我们日照的考古遗址公园可以大力推进。另一方面,我们正身处数字化的时代,日照的古代文明遗迹,比如技艺精湛的蛋壳黑陶杯等,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再现,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传承,日照的东夷文化是大有可为的。”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王巍再次重提中华文明之于新时代的深重涵义,谓之“知古鉴今”。“今天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个命题,都必然联系着我们脚下这片土地过去的历史。考古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工具,解答了‘我们何以成为我们’的时代追问,也展示着中华文明的强劲脉搏。”王巍表示,“新的时代命题下,我们为什么要执着追寻东夷文化,是因为流传千古的文明,终将指引着我们继续完成下一个光辉灿烂的史诗。”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深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王巍:重返“东夷”在历史观照中探脉未来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