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王郡媛
垃圾分类新时尚,开拓创新再出发。在住建部最新通报的2023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估中,日照市成功由二档“成效较好”晋入一档“成效显著”,这是对我市垃圾分类工作的认可与肯定。
据了解,住建部自2021年第三季度开展垃圾分类季度评估工作以来,我市分值累计提升28.9分,位居111个中等城市中的第12名、全省同类型城市中第1名。
近年来,我市以垃圾分类评估为抓手,遵循垃圾分类工作规律流程,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统筹推动组织发动、设施配套、政策机制、宣传引导等工作,有效提升了垃圾分类质效。
强化组织领导,推动齐抓共管
专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全域统筹、高位推动。制定垃圾分类职责分工,建立“管行业即管垃圾分类”的工作落实机制。市垃圾分类办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以垃圾分类季度评估为契机,分年度制定工作计划,建立信息通报机制,量化任务、细化责任,推动行业部门主动作为、精准发力。
不仅如此,将垃圾分类纳入基层党建、社区治理,与乡村振兴、城市精细化管理等紧密结合,依托党建网格、城市管理网格等基层运行机制,常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
坚持市域一体,加快补齐短板
将补齐生活垃圾分类设施短板作为首要工作,加快构建覆盖全类别、全市域、全链条的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对照国家“四分类”标准和2025年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目标,在现状设施基础上,编制专项规划,明确设施项目、布局时序,引领保障垃圾分类体系构建。
同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灵活采取特许经营、市场化等模式运作各类垃圾处理。特别是在可回收物方面,培育本土绿色回收品牌“纸壳侠”,构建了完整的可回收物回收体系,群众可通过微信小程序预约上门回收可回收物和大件垃圾。
坚持常态长效,构建保障机制
参照住建部评估办法,制定垃圾分类评估办法,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充分调动各级各方积极性、主动性,保障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颁布出台了《日照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将垃圾分类上升到法治层面,明确执法处罚、投放管理人等制度要求,并配套《大件垃圾管理技术导则》《废旧织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等6项标准导则,保障垃圾分类有序推进。
同时,依托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启动了涵盖垃圾分类全流程监管和分类投放服务、数据分析、考核管理、可视化监管等功能的垃圾分类监管系统建设,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垃圾分类的精准监测监督。
坚持面向全民,深入宣传引导
立足习惯养成,将垃圾分类植入生活、寓于服务,推动广大市民群众广泛践行垃圾分类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集聚市内媒体矩阵,运用“报、网、端、微、屏”等媒体平台,多角度、全方位开展宣传报道。
协同公园绿地等建设,高标准建设开放10处垃圾分类宣教基地,为宣传引导提供载体。相关部门发挥部门资源优势,将垃圾分类纳入文明创建、中小学幼儿园日常教学体系和节约型机关等创建标准,让垃圾分类与业务工作互促互进。组建垃圾分类讲师队伍、志愿服务队,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六进”主题宣传,开通2条垃圾分类研学专线,举办了有奖征文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逐步提升公众知晓率、参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