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昨天召开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工作,对今年“三农”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这次会议精神上来,以实干实绩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日照篇章。
近年来,我们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指示要求,“三农”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农业基本盘更加稳固,产业支撑更加有力,乡村建设更加和美,乡村治理更加有效。但也有很多短板亟待突破。今年是“项目突破年”,“三农”工作也要围绕强化项目硬支撑,稳固基本盘,全力做贡献。做好今年“三农”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指示要求,认真落实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坚持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总抓手,坚持全域谋划、陆海统筹、城乡融合,坚持片区化推进、项目化实施、全要素保障,坚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久久为功,聚焦“五纵一横”乡村振兴隆起带,聚力“项目突破年”,努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以实干实绩谱写新时代日照“三农”工作新篇章,要坚决守住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确保粮食安全,粮食生产要稳面积、增单产,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90万吨以上;耕地保护要抓数量、提质量,坚决避免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食物供给要扩来源、深挖潜,牢固树立大食物观,解决好吃饭问题;防返贫要抓巩固、促拓展,下大力气抓好产业和就业帮扶,增强脱贫群众劳动致富的内生动力。
以实干实绩谱写新时代日照“三农”工作新篇章,要以示范片区建设为牵引,牢牢把握产业振兴这个重中之重,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千万工程”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片区化推进,抓点带面、循序渐进。要以县域为基本单元统筹规划,加强产业导入和项目支撑,整合资金、政策、土地等要素集成保障,确保建一个、成一个、带一片;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要把产业振兴作为实际工作的切入点,琢磨透“土特产”三个字,抓特色育品牌,抓链条促集群,抓融合兴业态,持续提升我市乡村产业质量和效益;“农村基本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是乡村建设行动的核心目标。要按照“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要求,以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乡风文明为重点,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重点工作,外修“颜值”、内提“素质”、涵养“气质”,实现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以实干实绩谱写新时代日照“三农”工作新篇章,要以科技改革双轮驱动为农村增动力添活力,着力推动“三农”工作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科技是利器,改革是法宝。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翅膀,在种业上求突破,在数字农业上敢争先;以改革盘活要素资源,在乡村内部挖潜能,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抓机遇,加快形成县镇村功能衔接互补的建管格局。“三农”工作涉及多部门、多领域、多环节,要强化组织保障,凝聚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强化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在财政扶持、促进就业增收等政策措施中,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加快补上“三农”短板;强化作风保障,大力倡导“三提三看”,以创新性举措、钉钉子精神,攻坚克难,狠抓落实,更好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做好“三农”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稳扎稳打、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办好每件事,以实干实绩谱写新时代日照“三农”工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