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古籍整理视角下苏轼与九仙山文化内涵研究

  李丹丹 赵磊 来庆玲 陈砚辉 王禹涵 王舒鑫
  福建、浙江、江西、山东等省都有九仙山,其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使得“九仙山文化”这一人文话题得以延续。随着国家对历史文化和风貌特色保护的重视,九仙山文化的发掘与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苏轼在杭州和日照都留下了九仙山诗作。当时日照属密州管辖,并未建置。这两地的九仙山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文化悠久,深入发掘其历史人文资源是阐述九仙山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日照市人大常委会发布了《日照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明确了依托历史人文资源促进“山岳旅游”的发展方向。挖掘九仙山的历史人文资源,揭示宋代以来苏轼与九仙山关系的基本面貌与发展影响,成为促进九仙山发展的重要命题。
  一、苏轼与九仙山古籍资源调查分析
  《易经》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纵观古今名山,可以证明,名山的魅力与其“人文化”程度是密切相关的。揆诸九仙山的历史,不难发现,九仙山的历史一直同城市的发展以及“人文史迹”的不断积累联系在一起。
  1.史志的记载。“九仙山”在唐代以前的史料中没有记载,存世文献对九仙山的最早记载是唐代黄滔的《黄御史集》,此中记载的是福州的九仙山。今杭州九仙山最早见于宋代地理总志《舆地纪胜》卷八十:“九仙山,在临安县。谓左元放、许迈、王、谢之流也。苏轼《宿九仙山》诗云:风流王谢古仙真,一去空山五百春。玉室金堂余汉士,桃花流水失秦人。”宋代的地方志《咸淳临安志》卷二十五“临安县”条下记载:“九仙山,在县四十二里。葛洪、许迈炼丹之地。坡诗自注云:九仙谓左元放、许迈、王、谢之流也。”值得一提的是,《咸淳临安志》还详细记载了当地“九仙山”周围的人文景观。今日照市五莲县九仙山最早见于元代地方志《齐乘》卷一:“九仙山,密州东南百二十里。坡云:九仙在东武,奇秀不减雁荡。所谓‘九仙今已压京东’是也。”后有自注:“汉琅邪郡有太一、仙人祠九所,岂以此得名邪?”可以参见《汉书·地理志》:“不其,有太一、仙人祠九所,及明堂。武帝所起。”由此可见,九仙山文化渊远流长,其源头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的西汉时期,而苏轼的诗作则使九仙山在北宋时期声名远扬。
  2.苏轼的诗文。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职期间,多次游览九仙山并留下多首诗词,如《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次韵周邠寄雁荡山图二首其一》等,使九仙山的美名通过文学作品流传开来。除上文中苏轼的九仙山诗作外,九仙山还经常出现在苏轼与宋代文人的交流中。如文彦博的《寄题密州超然台》:“莒侯之燕处,层台逾十寻。俯镇千乘国,前瞻九仙岑。”这里的九仙岑就是九仙山。苏轼的《盖公堂记》中有:“胶西并东海,南放于九仙,山属之牢山,其中多隐君子,可闻而不可见,可见而不可致,安知盖公不往来其间乎?吾何史以见之?”这里的九仙,是九仙山,其中的隐君子指众多的仙人。九仙山也被视为隐士羽化成仙之所。苏轼关于九仙山的诗文,一直影响到清代。清康熙刊本《心孺诗选》卷二十一收录了傅仲辰的《望九仙山》:“到海诸峰尽不顽,最奇尤数九仙山。行人遥看真无厌,如在天台雁荡间。坡公称其奇秀不减雁荡。”傅仲辰特别提到了“坡公”(苏轼)对九仙山的评价,显示了苏轼诗文的影响力。
  3.相关的遗迹。九仙山的人文历史资源,如与苏轼有关的石刻、造像、题咏等,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黄海之滨的五莲县九仙山中有一块大石,大石南侧刻“宋熙宁九年苏轼书于石东”,大石东侧为竖排楷书“白鹤楼”,上款无法辨认,下款为“熙宁九年九月末”。这些遗迹至今天保存完好。九仙山上历代文人的石刻和题词,也成为研究九仙山文化的重要素材。今杭州市的九仙山有一处崖壁,高约30米,横宽40米左右,在崖壁的半坡落凹处刻有9座石刻佛像,全跏趺坐,有头光,造型生动。佛像右侧有“飞泉”石刻,落款为“韩逢佑书”,韩逢佑是清初人。这些摩崖石刻在地方文史及志书中无记载,为九仙山文化研究提供了直观的历史资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文人交流和文化活动。
  九仙山的九仙,应指九类仙人或者泛指众仙。唐代的《云笈七签》卷三记载:“九仙者,第一上仙,二高仙,三大仙,四玄仙,五天仙,六真仙,七神仙,八灵仙,九至仙。”《云笈七签》记载了九种不同级别的仙人,说明“九仙山”可能是各类仙人聚集之地。九仙山的命名反映了古人对道教修仙文化的追求与崇拜。宋代时,作为儒释道融合的象征,九仙山既是自然景观,也是文化和宗教的体现,展示了人们对自由的精神境界的追求,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宗教、文化及自然景观交织的重要窗口,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二、苏轼与九仙山文化的关系和启示
  苏轼与九仙山的深厚关系带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首先,文化与自然景观的结合能够产生独特的文化表达,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推广需要结合历史文献的研究和现场文物的实证调查。其次,苏轼通过文学作品对九仙山的赞美和传播,体现了文化名人对于地方文化发展的重要性,这些资源在古代和当代都能够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最后,苏轼的诗文启示我们,文化名人与特定地域的文化联系可以通过文学、艺术等形式得以强化,对增强地方文化认同、推动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今天的五莲县九仙山,是一座融合了道家、佛家、儒家思想的文化名山,也是兼具养生特色和隐士文化的风景名胜。研究苏轼与九仙山文化的关系,对于切实保护好九仙山历史文化遗产、突出展示城市特色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相关部门应发掘九仙山的生态价值、旅游价值和文化价值,提升九仙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九仙山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本文系2024年度日照市社会科学专项研究课题 课题编号2024151 作者单位:日照市图书馆)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古籍整理视角下苏轼与九仙山文化内涵研究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