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用废纸壳糊出“空中足球”门洞;参照废虾池模样剪贴成航模蓄水池……恰是这些看似“不科技”的科技设备,却让素质教育在乡村落地——
南湖小学的 19 块国赛奖牌

  全媒体记者 吴志斌 蒋月阳 王艺臻
  “21秒!又破纪录!”12月12日下午4点,东港区南湖小学课外实践课上,只见五年级学生彭泽旭双手操控遥杆,无人机便从停机坪起飞至物流搬运区,吸起模块后,又快速穿越“丛林”,稳稳降落在终点。
  一所乡镇学校,却将无人机、航模等高端科技课程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各类比赛中收获上百块省市金银铜牌、19块国赛奖牌,获奖数量不仅在日照居首位,在省内排名也遥遥领先。凭的是什么?
  在南湖小学,“空中足球”项目的门洞是师生一起用废纸壳糊的,感应计分器则是用废旧电子表改装的,就连航模蓄水池,也是参照附近渔民弃用的育苗虾池模样剪裁粘贴而成的。该校校长厉娜“解密”说:“用‘土办法’教科学课,恰就是在创造这些看似‘不科技’的仪器的过程中,让科学原理在学生心底扎了根。”
  在科技创新的宏大体系中,科普是最基础的工作。作为日照市科技馆的“馆校合作基地校”,南湖小学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意识到,虽然科学教育正被越来越多县城学校及乡村小学重视,但一味地追求航模、无人机等高端项目,反而无法让科学实践和素质教育真正在乡村落地。
  “我们专门在学校规划出100多平方米区域,作为孩子们的自然科学及劳动实践基地,还结合基地设施开设了科学探索、植物种植等课程。”该校科学教师刘磊表示,只有让孩子们意识到真正的科学就在身边,才能拉近他们心理上与科学的距离。在南湖小学,绿色科学课的课堂就在实践基地,西红柿、茄子、豆角等植物生长的每一步,孩子们都参与其中,动手、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不知不觉间提升。
  科学的种子埋在当下,长在未来。近年来,日照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上好学校科学课”为基础,构建起市、县、校三级联动格局。截至目前,全市已成功申报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9项,争引中国科协科普资金105万元;深入实施山东省青少年科普教育330工程项目,依托市科技馆等优质科普资源,为全市255所中小学免费配发2550套资源包,惠及全市31.6万名中小学生,获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试验区。瞄准乡村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的短板,日照还通过开展“线下送教材、线上赋资源”等活动,极大丰富了乡镇孩子的课后生活。
  从“育人”到“塑人”、由“知识补课”向“价值引领”,转变的背后是青少年科学教育的质变。对此,日照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总督学潘明福深有感触:“以科学教育为切入点,通过科技教育场景的不断丰富,持续搭建科创平台,避免硬教育、强灌输,打开青少年的想象空间,如是才是培育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应有之道。”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南湖小学的 19 块国赛奖牌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