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亚楠
进入农闲期间的田地里,鲜有人出没,然而,走进岚山区碑廓镇各村的大街小巷,却另有一番热闹景象——村民三五成群,清理绿化带角落的枯枝落叶。
碑廓镇小河口村,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用当地人的话说,就是“板正”。前几年,柴草堆、垃圾堆、粪堆这农村“三大堆”却让村干部头疼不已。
“秋收之后,村里到处都是成垛的秸秆和花生秧。”小河口村党支部书记董兵告诉笔者,“天干物燥,连片的秸秆随便一个烟头就能点燃,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众人愁眉不展之际,有村干部提出:“牛羊也要吃饲料,要不问问养殖户他们要不要?”
原来,在小河口村周边分布着5个养牛户和3个养羊户,玉米、小麦秸秆和花生秧恰好在牛羊的“食谱”中,董兵在和养殖户协商后,终于为无处存放的秸秆找到了去处。
“村里有将近100亩玉米、60亩左右的花生、100亩小麦,秋收后剩下的秸秆分散给这几家养殖户,可以直接粉碎成饲料。”董兵总算解决了一件心头大事,“这样的处理方式皆大欢喜,不仅消除了村里的安全隐患,还降低了养殖户成本。”
近年来,碑廓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进一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街边亮起的路灯、拓宽的道路、“消失”的污水……便民好事一件又一件地办到了村民心坎里。
今年,碑廓镇徐家林村的村民发现,夜晚的村庄“亮”起来了,以往9点就关闭的路灯,如今长明到晨光初现。
村里的变化正一点点改善着大家的生活。今年年初,利用第一书记帮扶经费,村里迎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主干道安装了33个太阳能路灯、9个监控摄像头,拓宽了300米进村的道路……
不仅如此,太阳能路灯的安装也为村民提供了便利。每天凌晨两三点钟,村民徐茂俊都要开着三轮车去批发市场送菜,“以往都是靠着三轮车的车灯照明,现在好了,从大棚门口一直到大马路都亮堂堂的,心里也踏实。”
如今碑廓镇人居环境越来越好,村民的意识也在转变,不仅齐心协力打造干净整洁的村庄环境,更在美化庭院上下足绣花功夫。
在国家级文明村宋家岭村,家家户户门前都有花坛,月季、樱花、冬青等各式各样的植物装点庭院,院内更是整洁有序。
“村里目前80%的住户有‘美丽庭院’的牌子,在全区都数一数二,这离不开妇女同志们的精心布置。”宋家岭村党支部书记张桂玲笑着说道。
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岚山区将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着力提升乡村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