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三个高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果庄镇——
本报通讯员 赵西鑫
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环境,是市场主体的氧气。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市场主体,要涌现出更多高质量的市场主体,就离不开一流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莒县果庄镇党委、政府严格落实上级部署,不断转变理念作风、提升服务效能,以优质营商环境为镇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产业集聚高地点燃镇域发展引擎
建设食品产业集聚区,打造产业集聚“强磁场”。果庄镇与山东建大规划院、日照城规设计院合作,在镇驻地西侧,规划建设莒县果庄镇绿色食品产业集聚区,2023年9月由莒县人民政府批复设立,占地面积1004亩,分为食品加工、产业配套、公用工程配套、仓储物流、综合服务五大功能区,目前集聚区规划初稿已完成。集聚区按照“健康、特色、品牌”总体定位,已建成变电站、加油站、加气站各1处,铺设燃气管道1600米、自来水管道2100米、污水管网1580米、雨水管网2700米,提升改造主干道6条,增加绿化面积1.8万平方米,架设路灯88盏。
今年,该镇计划建设中小企业孵化平台、园区管理服务中心、工业污水处理厂、智慧物流云仓等项目,同步完善供排水管网、燃(蒸)气管道、道路提升、绿化亮化等配套设施。
瞄准优质项目靶向发力,因地制宜引进食品企业。该镇聚焦食品加工及配套产业,加大对食品龙头企业及上下游企业投资线索搜集,镇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到深圳、河南、成都等地开展项目招引洽谈,开展有针对性的项目对接。通过平台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亲情招商等,积极招引企业入驻,去年以来,共搜集招引线索15条。其中,山东鹏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鸡蛋分拣及卤蛋加工项目和山东喵物控股有限公司新零售供应链产业园项目分别是现有企业丰冠食品、洋川建材负责人牵线招引。
资源服务高地厚植产业发展沃土
盘活闲置资源,解决企业落地“硬条件”。为解决项目落地缺乏用地和企业扩大规模缺乏厂房的问题,果庄镇对镇域内闲置厂房、低效利用土地开展“地毯式”摸排,共梳理闲置土地13处,通过资产拍卖、转让、租赁等模式,有效“盘活”闲置土地和厂房,实现土地等项目“拿地即开工”。计划盘活兽医站、原粮所、原集贸市场等闲置土地77亩,规划建设中小企业孵化平台,为退村入园的企业建设“定制化”厂房,目前已洽谈意向入驻企业43家,签订意向租赁协议15份。计划盘活原油料厂、木器厂、建筑队、水利站等闲置地块,为新项目落地做好土地储备。
坚持“走出去”,搭建发展“软平台”。去年以来,该镇党政主要领导带队,带领园区企业负责人到食品产业先进地区考察学习6次,组织辖区46家食品企业参加成都、上海、济南、深圳国际糖酒会等大型活动10余次。充分利用好专业性知名展会平台,组织辖区内食品企业参加,精准拓市场、抓订单、稳份额;主动邀请商会和企业负责人作为果庄镇招商“合伙人”,扩大招商“朋友圈”,发挥以商招商、以企引企“乘法效应”,打开招商引资新局面。
政企连线高地提高服务企业效能
争引政策资金,为园区发展注入新动能。果庄镇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一号工程”,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等一切资源,服务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联合莒县城发集团,积极对接农发行,争取专项项目贷款,为集聚区规划及配套设施建设解决资金难题。建立分线推进工作机制,划分工业经济、城镇能级、乡村振兴三条主线,3名班子成员总牵头,12名科级干部具体负责30个重点项目,实现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时效化。常态化开展“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活动,去年以来,为企业协调解决问题32项,联合莒县行业主管部门入企开展政策解读9次,把各项惠企政策“送上门”。听取企业心声,加强政企良性互动。成立绿色食品产业集聚区建设指挥部,党政主要领导任总指挥,建立“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将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集聚区“红色领航、益企经彩”服务驿站,整合招商企业、统计、行政审批等服务力量,统一入驻驿站集中办公,实行一站式服务模式,编制项目服务手册,经济运行和项目建设情况实行“周晒情况、月比进度、季评成效”工作机制,推动项目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