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民族团结之花盛开在叶尔羌河畔
  

□ 统筹/李叶青 采写/全媒体记者 宋庆艳 陈蕾
  深秋的叶尔羌河,静静地流过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的广袤原野。曾经的戈壁荒滩和盐碱地如今已是沃野万里——— 棉桃如云,稻穗金黄,玉米碧绿……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
  在麦盖提县希依提墩乡喀克夏勒村,家家户户的葡萄架上缀满晶莹剔透的葡萄。村里道路平整宽阔,房子规整坚固,院里羊儿叫,孩子们在欢笑。
  亿万年沧海桑田并不罕见,但仅用14年时间将一片大漠瀚海变成宜居宜业之地,过程中的艰难之巨、建设者们的付出之巨,可想而知。
  这其中,有一份来自五征集团的贡献,更有一份浓浓的民族团结情。
  在1999年中央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后,为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五征集团14年来在麦盖提累计投入3.8亿元,五征人把“三农”情怀洒在这片热土上,把一粒粒希望的种子播种在广袤的原野上,寒来暑往,辛勤耕耘,直至把茫茫戈壁变成了如诗画卷,直至让村民安居乐业,直至把这里变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美好家园,树立起一座同心、同梦、同行的民族团结丰碑!
  金秋时节,传来喜讯——— 2024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五征集团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五征之力让土地“新生”——五征拖拉机奔驰在南疆大地,戈壁荒滩变成沃野万里
  麦盖提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三面环沙,是全国唯一嵌入沙漠的县。发源于喀喇昆仑山口的叶尔羌河,是麦盖提的母亲河。
  在踏上这片古老的土地之前,我们对素有“刀郎文化之乡”的麦盖提充满了好奇,更对五征集团在当地开垦的民族团结“幸福田”心怀向往。虽已想象出种种画面,但都不及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时的怦然心动。
  深秋时节,我们驱车行驶在五征集团建在麦盖提的万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内,棉田、稻田、辣椒园在苍茫原野里渐次出现,如镌刻在大地上的美丽诗行。一只飞鸟从苍穹飞过,俯瞰着万里沃野。
  谁能想到,这里曾是满是盐碱土壤的戈壁荒滩?
  时光回溯。
  1999年召开的第二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五项主要任务,吹响了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号角。
  彼时的麦盖提,正是一片亟待开发的热土。2010年8月,五征集团董事长姜卫东随山东省党政考察团来到新疆喀什地区进行商务考察,他感受到了当地戈壁荒漠、沙尘飞扬的自然环境,也看到了农村贫困、道路很差的状况。此行让姜卫东深受触动。
  必须为这片国土、为这里的人们做点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没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就难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也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五征集团已经成为集农用车、汽车、农业装备、环卫装备和现代农业生产于一体的多元化综合产业集团。创业至今,姜卫东一直心系农村、关爱农民。作为日照的制造业龙头民营企业,发挥农业机械和农业产业优势助力边疆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五征义不容辞。
  经过详细了解喀什地区的资源、产业现状,已在农业机械装备领域深耕近40年的姜卫东找到了发展的契合点:农业是喀什最具规模和优势的产业,如果把山东农业大省的优势、五征的农业装备优势发挥运用到麦盖提,一方面为企业产品试验、试制、研发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可以建立一个农业示范园区,利用产业来推动当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决定了就要全力以赴!
  不久,五征集团的援疆战略规划正式公布——— 投资两个亿在麦盖提成立新疆五征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五征”),建设万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实施产业援疆,实现产业西进。五征集团成为2010年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启动以来的山东省首批产业援疆民营企业。
  2010年10月6日,时任五征集团车身分公司综合办主任的王付全,受命负责新疆五征的筹备和运营。
  王付全率领其他8名五征老同事组成筹建小组,于2010年深秋奔赴麦盖提,开启了一段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
  没有办公场所,就租用乡里农机站大院,9个人吃住学习都挤在里面。冬天屋里即使生着火炉,温度也不会超过5℃,最难挨的是饮水苦咸,难以下咽。
  没有可借鉴经验,工作又千头万绪,园区规划、办手续、建设大棚、盖办公楼、村庄搬迁……很多工作需要同步展开,而且要快!
  那段时间,王付全和同事们废寝忘食,经常忙得通宵达旦。当年11月,就完成了项目规划、测绘,12月开始土地整平。
  2011年1月14日,新疆五征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麦盖提县工商局登记成立。同时,建设万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日照市援疆工作指挥部的大力支持,有力地加快了项目进展。
  项目虽然确定了,但要把茫茫戈壁变成万亩良田,谈何容易?
  麦盖提全县90%的面积都被沙漠覆盖,每年沙尘暴天气多达150多天。这里盐碱地面积达到了60多万亩。放眼望去,白花花的盐碱地上沙丘起伏,芦苇丛生,沟壑不平,荒无人烟,只有一窝窝土蚊子狂轰滥炸般向人扑过来。
  这可难不倒敢啃“硬骨头”的五征人!2011年,为了工作方便,王付全和同事买了一辆摩托车,天天披星戴月地忙着平整改良土壤。在集团总部的倾力支持下,新疆五征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初步基础建设———
  建起机井21口、进水排水渠50公里、机耕道路35公里、桥涵146座和分水闸200座;
  当年就试验性地种植了1000亩棉花、200亩玉米、100亩蔬菜和100亩红枣,并在产业园区内配套建设了2000平方米的科研楼和2000平方米的装配车间。
  在这个过程中,五征集团所具有的装备设备和技术优势尽显———
  瞧!雷诺曼1804和1454两台大马力拖拉机在荒滩沙地里穿梭自如,完成100亩土地耕地、整平、起垄,只需 6小时!
  看!通过五征农机设备进行土地深松、平整、起垄、施肥、播种、覆膜、压土,1000亩棉花仅用了3天就播种完毕!
  当地农机手逢人就说,五征农业装备系列产品让他开了眼界,机械化的作用了不起!
  “设施农业”的概念走进了西部边陲,为贫瘠的土地带来跃动的生机,也吹响了边疆贫困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冲锋号。
  1万亩、2万亩……五征拖拉机奔驰在南疆大地,一片片戈壁荒滩变成良田沃土。
  2023年,新疆五征与麦盖提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国家级粮棉产业园建设框架协议,计划投资2亿元,新流转土地10万亩,现已种植小麦5万亩,粮棉产业园初具规模。
  我们来到一片棉田,只见一株株棉桃匀称饱满,好似一张张笑脸。22岁的维吾尔族姑娘热依汗姑·艾尼瓦尔正在她的“领地”里巡视,她2021年到新疆五征工作,从今年起担任生产一科四片区片区长,管理着1019亩棉田。
  在棉田里劳作的还有一位藏族妇女孟秀兰,她今年60多岁,已在新疆五征工作11年,如今担任生产部生产一科科长。她深谙棉花种植技术,和一支40多人的团队一起管理着约5000亩棉田。
  孟秀兰说,采棉季节到来时,除了垄边地头的棉花需要人工采,其余都靠机械作业。即使这样,收获期也需要大量的人手,最忙的时候一天需要二三百人,一般情况下每人每天能采150公斤左右棉花,收入200多元。
  如今在新疆五征,有40多名来自各个民族的员工,他们精心呵护着每一片田地、每一株庄稼,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幸福的生活。
  五征之创让村庄“蝶变”———“村企联建”共融共富,“不长草的地方”变成美好家园
  麦盖提县希依提墩乡喀克夏勒村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的一个村庄,维吾尔语意为“不长草的地方”。
  当我们来到这个村庄时,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水泥路平整宽阔,两旁花木扶疏,一排排红色砖房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醒目,村里商铺、文化广场、社区阵地、卫生中心等设施一应俱全,村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文化广场上的乡村大舞台很快就要投入使用,以后村民们可以在此尽情载歌载舞。广场附近的国学馆里,孩子们正安静地学习。
  这就是那个曾经家家土坯房、芦苇席子当房顶的村庄吗?这就是那个曾经种着贫瘠的盐碱地、生活贫困的村庄吗?
  变化始自2010年五征集团确定在麦盖提规划建设万亩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喀克夏勒村恰在园区规划范围内。
  当时的喀克夏勒村有105户、600多口人,沿着叶尔羌河分散居住。据姜卫东回忆:“2009年我随团第一次到村里考察,看到村民的居住条件很差,房子用木头做支架,四周用芦苇和上泥巴进行密封,房顶用木头做横梁,形状是平的,也是用和上泥巴的芦苇铺的,你都想象不到会差到那种程度。”
  为了改善村民居住条件,2011年,五征集团与该村结对共建,出资1500万元,拿出产业园内靠近巴莎公路最好的一块地,结合自治区和喀什地区安居项目配套资金,为村民新建了105户高标准安居房,实现了家家通自来水、天然气,家家有庭院经济。2012年,村民全部从土坯房搬进焕然一新的安居房,人人脸上乐开了花。
  但姜卫东的心头还有一桩心事——— 喀克夏勒村村民的承包地不到2000亩,其余近万亩土地都是盐碱荒滩,村民以种地养羊为生,生活贫困。
  他盘算着,不仅要让村民住上新房子,还得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一个计划在他脑海里酝酿———
  经过调研谋划,五征集团创新性地提出了“村企联建”模式,决定投资2000多万元,将村庄及周边土地整体流转给新疆五征。农户承包地、自留地、林果地全部按照每亩600元进行流转。新疆五征对流转土地进行集中连片规模化整治改良,建成高标准农田2万亩,实现了土地利用率提高80%,节省种植成本40%,产量提高25%。
  土地流转后,村里的富余劳动力在新疆五征经过培训后成为拖拉机手等产业工人,既解决了就业,也实现了二次增收。全村直接受益81户288人,户均纯收入增加1万元以上。
  我们来到村里致富能手艾买提·瓦斯力的家中。他今年48岁,中等身材,干练稳健。土地流转之前,他家里种了大约30亩地,所得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土地流转之后,艾买提买了一台大拖拉机,为周边农户提供机械作业,他妻子则在家养牛,一年下来家庭收入至少10万元。
  “我现在有两台拖拉机了,以后还要再买!”艾买提说得眉飞色舞,“我根本没有想过生活会有这样的变化,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房子,买上了汽车,我感觉我是最幸福的人了!”
  在“村企联建”的基础上,喀克夏勒村与新疆五征还实现了村、企党支部交叉任职,王付全自2011年起就兼任村党支部副书记,为村里办了很多实事,成为民族兄弟的贴心人。
  喀克夏勒村还有一位代表人物,他就是辣椒种植户阿布都热衣木·阿布都热西提。2019年,阿布都热衣木来到新疆五征工作,现担任生产部生产三科三片区的片区长,管理着1156亩红龙23号辣椒。现在的他既是公司的重要管理人员,也是村里的后备干部。
  我们第一次见到他,是在一片火红的辣椒园旁。他的脸被晒得黑里透红。第二次见到他,是在他的家里。
  一进家门,我们就被院里绿意盎然的葡萄藤所吸引。菜园里的青菜绿油油,蝴蝶翩然飞过。靠墙的鸡舍里养着鸡,它们正自在地散步。
  我们坐在葡萄藤下,和阿布都热衣木聊天。
  说起种植辣椒,有些腼腆的阿布都热衣木一下子话多起来。“一开始我不大懂如何种植辣椒,在公司安排的技术人员指导下,我一边学一边干。现在我每年的收入基本在8万元左右,以后公司要是扩大辣椒种植规模,我也能变成大师傅,帮助其他村民发家致富。我媳妇也在五征上班,年收入接近3万元,有了钱以后我们把房子重新装修了一下,还买了一辆小汽车,生活越来越好了。”他说。
  从散居在叶尔羌河畔,到集中居住在新家园;从生活贫困到小康生活,对于村里的种种变化,70岁的老党员麦麦提·图迪动情地说:“我经常和年轻人说,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我们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如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非常感谢党,感谢政府!”
  可以说,通过“村企联建”这一模式,新疆五征在喀克夏勒村架起了民族融合发展的“同心桥”。“村企联建”不仅使新疆五征园区的面积翻了番,就业岗位翻了番,喀克夏勒村的村集体经济也随之壮大了,去年村集体收入达到191万元,仅土地流转租金就有18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一跃成为全县最高,全村快步进入城镇化,成为喀什地区“村企联建”第一村。
  离开喀克夏勒村时,已是正午。那一张张淳朴的笑脸、一句句真诚的话语,在心里久久回荡。
  五征之智在边疆结果——— 民族兄弟手拉手学技能、心连心奔小康
  在喀克夏勒村,很多村民通过在五征工作过上了好日子,他们甚至以穿上五征的工作服为荣。能够在家门口挣钱、学技术,这在以前简直就是做梦!
  为了让更多的维吾尔族兄弟成为技术能手,新疆五征开始扩大农机化生产和经营规模,成立了南疆最大的农机合作社——— 麦盖提县惠民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推广农业全程机械化作业。
  这个农机合作社可不简单,新疆五征为其配套了采棉机、青贮机等各类大中型农业机械70余台套,农机社会服务面积达到15万亩。该农机合作社通过定期开展技能培训,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让很多农户成为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时代“新农人”。
  采访中,我们听到了农机合作社里“三兄弟拖拉机手”的故事。
  这哥仨在喀克夏勒村是“名人”。我们在新疆五征的拖拉机旁,见到了笑容淳朴的他们。
  老大玉苏甫·艾买提以前在家里种地,2011年来到新疆五征开拖拉机,工资待遇也不错,这让他的弟弟们很是羡慕。2012年和2013年,老三司马义·艾买提和老二阿卜都热依木·艾买提相继如愿成为新疆五征的拖拉机手。如今,老二阿卜都热依木·艾买提已经成为一名片区长。
  “开大拖拉机舒服得很,这里离家近,待遇好,员工很团结,我们兄弟三个的媳妇也都在公司上班呢。以后我还要学习开青贮机、采棉机,我们努力工作,就会有幸福的生活!”老二阿卜都热依木·艾买提兴奋地说。
  五征集团不仅在公司内部培养农机手,自2014年以来,集团在新疆、宁夏、内蒙古等地连续多年举办“五征杯”中国农机手大赛省际赛40余场,2000余名民族地区农机手参赛,促进了民族地区农机手操作能力和维护保养能力的提升。
  在新疆五征,我们还看到了农业科技所带来的更多生机勃勃的景象。
  设施农业花卉育苗示范区内,百花齐放、绿意盎然,这里每年对外提供各种蔬菜、花卉和树木的种苗约400万株。附近的村民不仅能在这里就业,还能在专家指导下学到育苗技术。
  园区的国家级多浪羊保种场内,一群群多浪羊在羊圈里溜达撒欢。它们体格高大、前后躯丰满、鼻梁隆起、耳朵长而宽。来自新疆畜牧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牛志刚,与多浪羊多胎分子育种创新技术团队的同事一起,正在给母羊进行B超早期妊娠诊断。
  据了解,五征集团于2014年投资1500万元建设多浪羊繁育示范基地,2019年该基地被评为国家级多浪羊保种场。在科研团队的努力下,场区建立了两年三产、四季均衡配种产羔的高效繁育技术体系,有效地促进了多浪羊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了助农增收致富,公司还成立了新疆五征绿色养殖合作社,为贫困户和社员免费提供种羊羔,待养成后合作社再以市场价格进行回收,此举既扩大了养殖规模,也增加了社员和贫困户的收入。
  发展至今,五征集团已成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领军者,五征人把“三农情怀”揣在心坎上,把农业科技的种子播撒到更多民族地区———
  自2022年以来,立足内蒙古防风固沙柠条平茬需求,五征集团在全国首创柠条平茬收获揉丝打捆一体机,实现了柠条一次性完成饲料化过程,从根本上解决了柠条平茬和饲料化利用的行业难题,对沙漠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发展意义重大。
  漫漫“征”途,上下求索,五征人在边疆播撒的科技种子,早已硕果累累。民族兄弟姐妹手拉手学技能、心连心奔小康,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民族之情共暖山海——— 两棵梨树见证民族情深,维汉夫妻在五征迎来幸福生活
  “你看,这就是你送来的那两棵梨树,长得好吧?来,尝一个梨!”
  “这梨的味道还是和以前一样甜!”
  9月6日,在新疆五征大院内的两棵梨树下,王付全和71岁的希依提墩乡艾力克坎土曼村村民艾克木·卡斯木开心地叙旧。“非常感谢共产党,是共产党让我们过上这么好的日子;非常佩服五征公司,能把这一片土地弄得这么好。今天你们所有人都到我家里做客,不去不行!”说到这里,艾克木·卡斯木的脸上溢满了笑容。
  2013年春天,新疆五征启动园区绿化,急需各类苗木,艾克木·卡斯木听说后,把自家栽植的梨树刨了两棵,亲自开着拖拉机送到了新疆五征。公司给他钱,可老人说什么也不要。
  从此,这两棵梨树肩并肩地在新疆五征园区的院子里扎下了根,见证着维汉之间水乳交融的民族情谊。
  喀克夏勒村姑娘帕提古丽·艾麦尔和河南籍小伙卜雪兵是在新疆五征工作的一对小夫妻,他们的故事要从广场上的一次邂逅说起。
  2019年,帕提古丽在县城广场上跳舞时被汉族青年卜雪兵不小心撞了一下,随着一声“对不起”,两人开启了一段美好的爱情。结婚后,帕提古丽辞掉原来的工作,卜雪兵的小买卖也因疫情原因停滞了,到哪里找份稳定且收入好的工作呢?
  在喀克夏勒村党支部书记艾克白尔·塞买提的介绍下,2022年3月,帕提古丽来到新疆五征工作,现在她是一名生产部统计员;2023年3月,卜雪兵也来到新疆五征工作,现已是管理1700亩棉花和玉米的片区长。夫妻俩的工资加起来每月过万元。稳定的工作、良好的待遇,让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掀开了新的篇章,还添了一个可爱的男宝宝。
  “有了党和政府的关心,有了五征的平台,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帕提古丽说,最让她感动的是,宝宝一百天的时候,公司特意为宝宝举行了“百日宴”,共同祈福这个“五征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在新疆五征,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日益密切,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氛围日益浓厚——— 开展民族团结“结对子”活动,在公司夜校里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每年还组织优秀员工赴五征集团进行交流学习,除了参观五征厂区外,还游曲阜、登泰山,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每年村里都会举办春晚,我们会邀请五征的员工一起唱歌跳舞;每到古尔邦节、肉孜节,我们都到五征来请汉族兄弟到家里做客;村里有结婚等活动,也会来请五征的员工参加;每年春节、中秋节,五征也会邀请村民参加公司活动,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艾克白尔·塞买提说。
  一直与我们随行的吾拉衣木·麦麦提毕业于喀什大学计算机专业,去年来到新疆五征工作,因表现优秀,将到五征集团交流学习,他说:“我还没去过山东呢,很想去爬泰山,要是有机会能留在集团工作就好了!”
  在麦盖提,我们还听到并亲身感受到更多“维汉一家亲”的动人故事。
  这是一辆车的故事。
  2010年,麦盖提县刀郎艺术团到五征集团参观的时候,团里的一位维吾尔族大叔在一辆飞碟汽车上高兴地跳起了舞。
  姜卫东见状问道:“看,这个车漂亮不漂亮?”
  “漂亮!”维吾尔族大叔回答。
  “喜欢不喜欢?”
  “喜欢!”
  “既然喜欢,那就送给你了!”
  维吾尔族大叔一听,高兴得载歌载舞。这辆飞碟汽车至今还在麦盖提县刀郎艺术团,作为团里的活动车辆。
  还有一个柜子的故事。
  一次,王付全来到阿布都热衣木家串门,无意中发现他家的衣柜有些破旧。
  “兄弟,这柜子该换了。”
  阿布都热衣木笑着说:“等下个月发了工资我就去换。”
  “现在就换,我给你帮忙换!”王付全说。
  没想到,第二天,新衣柜真的送来了。
  “只要生活中遇到问题,公司领导都会及时给予解决,在我心中,他们就像我的亲人一样。”阿布都热衣木动情地说。
  再就是一次做客的故事。
  9月6日下午,我们应邀来到给新疆五征送梨树的老人艾克木·卡斯木家里做客。
  一片辽阔的玉米地,一个幽静的小树林,一座房子,一户人家。露天会客厅旁的炉子下,柴火烧得正旺,锅里的羊肉“咕嘟咕嘟”冒着热气。菜园里的青菜茂盛鲜嫩,葡萄架下的葡萄晶莹剔透。
  “你们能来,我太高兴了!”艾克木·卡斯木高兴地说。
  他把我们带到房间里,他的老伴拿出西瓜、甜瓜、梨和葡萄,再端上刚炖得香喷喷的玉米羊肉,把家里最好吃的东西都摆了出来,茶几上一下子满满当当。
  甜甜的瓜果沁人心脾,满满的情意都在心底。
  “别擦手,继续吃……”老人质朴的话语,如同旷野凉爽的秋风。
  分别时,我们走得很远了,回头看时,艾克木·卡斯木和家人还在向我们挥手……
  若不是亲如一家、情同手足,若不是同枝相连、同气相通,怎会有温暖的一幕又一幕?
  若不是情系“三农”、倾心付出,若不是苦干实干、不懈奋斗,怎会有如画家园、如花笑脸?
  是的,五征人正如南疆沙漠里的一株株风滚草,随风一路播撒希望的种子,又如坚韧的胡杨、挺拔的新疆杨,把无畏的勇气、满腔的热忱、忘我的付出镌刻在这片土地上,把戈壁荒滩变成了五彩画卷,变成了我们共同的家园!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专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民族团结之花盛开在叶尔羌河畔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