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秦钊
“人民在哪里,代表就在哪里”,这是新时代的需要,更是人民的需要。如何创新人大代表履职方式,让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紧密和便捷?近年来,日照市人大常委会突破时空限制,以现代信息技术打造代表“云端履职”新场景,使全过程人民民主呈现出新的运行机制和互动模式。
“以往,区人大代表只能列席区人大常委会会议,现在通过平台就能在代表小组观看市人大常委会会议的视频直播,第一时间掌握上级精神,真是方便!”说这话的是东港区人大代表孙纪顺。
孙纪顺口中的“平台”指的就是“日照市人大代表履职云平台”,这是日照市人大常委会顺应“云时代”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促进人大履职行权与数字化变革深度融合的创新之举。
人大代表参与人大常委会工作因受场地、时间等因素制约,参与度受到影响。基于此,经过前期一系列筹备,2022年4月“日照市人大代表履职云平台”上线运行。该平台按照“聚焦一个问题、开发一个场景、完善一套机制”的模式,陆续开发应用了“云列席”“云联系”“云建议”“云旁听”“云征集”“云课堂”“云积分”等场景,使代表履职行权更便捷、更精准、更高效。
“这次专题询问,有107名市人大代表在线列席,在线留言 358条,有106名市人大代表参与在线测评,参与数量和留言质量进一步提升”。前不久,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对乡村振兴工作专题询问进行复盘时,工作人员这样介绍。
在线列席、在线留言、在线测评,这些在“日照市人大代表履职云平台”上都可以一键操作。
为了体验“云平台”的魅力,记者特意登录上去,一番操作下来,不禁连连赞叹:“24小时在线履职,原来是真的!”——— 只要有意愿,人大代表就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通过“云列席”在线上列席常委会会议、专题询问会等重要会议;只要有需求,群众就可以通过“云联系”,用微信扫一扫4360名人大代表专属的“代表码”,线上反映社情民意。
聚焦闭会期间代表提出建议不多的问题,该平台还开发了“云建议”场景,实现“群众反映、代表收集、政府办理、人大监督”良性循环;聚焦人大对“两院”工作监督形式单一的问题,开发“云旁听”场景,构建“掌上旁听、直通两院”机制;聚焦征集意见建议渠道不宽的问题,开发“云征集”场景,构建线上“吸纳民意、汇集民智”机制;聚焦代表集中学习组织难的问题,开发“云课堂”场景,构建“常态化学习、菜单式教学”机制;聚焦代表履职绩效“糊涂账”的问题,开发“云积分”场景,构建“量化管理、实时记录”机制。
严要求,实干事,带来人大工作新气象。系统上线以来,该平台已直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19次,列席代表1610人次,在线发表评论3801条;直播专题询问5次,441人次列席,在线提出意见建议3800多条。已发布立法征集意见建议事项29项,征集意见建议680条……
“民主”与“民心”相通,“民生”与“民声”相应,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系”只有深深扎进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大树”才会枝繁叶茂。“我们将继续把握人大特点规律,立足日照实际,线上线下一体运行、互融共进,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加可感可及。”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