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林瀚
黄焖鸡、青笋肉丝、糖醋里脊……1月3日11:30,五莲县洪凝街道滨河社区的食堂准时开饭。各式各样的饭菜,可供社区居民自由选择。
“这一碗面,量大得很,我们两个人分着吃,足够了。”70岁的王大爷和老伴走进食堂,点了一碗西红柿鸡蛋面和一份糖醋里脊。老两口坦言,年龄大了,在家做饭不方便,两人曾一度为吃饭问题发愁。自从有了社区食堂,解决了老人的大难题。
“一餐饭”看似是小事,却是社区居民关心关注的大事。洪凝街道是驻地城区,共有14个城市社区。城区务工人员较多,空闲时间较少,“一老一小”“上班族”的吃饭问题,一度成为社区居民的“急难愁盼”。
于是,滨河社区优化整合活动场所、配套建设用房等公共空间,联合小区“红色物业”开办业主食堂,以成本价为社区居民提供午餐,并为孤寡独居老人、生活困难的家庭提供免费就餐,让他们感受到“舌尖上的温暖”,日就餐200余人次。打造的党群服务中心已形成集养老服务、儿童托管、社区助餐、健康服务、体育健身、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阵地。
“我们还组织志愿者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发挥自身特长,给小朋友、老年人开设一些书法课、音乐课、舞蹈课。”洪凝街道滨河社区党委书记冯启晓表示,丰富的活动、贴心的服务,让社区成为了温馨幸福的家园。
“嵌入式”服务,嵌入的是空间,是功能,背后体现的更是一种民生情怀。
“小社区”托起“大民生”。2024年以来,五莲县以14个城市社区为基点,创新实施“嵌入式”服务模式,巧妙地将功能性设施与适配性服务嵌入社区,为居民们提供养老托育、社区助餐等多元化的贴心服务,实现了社区服务从满足基本需求向追求优质服务的转变,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可持续、更有保障。
位于洪凝街道富强社区的服务中心,同样是“嵌入式”服务的样板。300平方米的空间,被合理划分成功能活动室、棋牌室、理疗室、图书室等多个服务空间,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幸福“升级”。
“我们结合居民实际需求,每周为居民提供常见病诊疗、健康咨询和慢性病管理等义诊服务,为居民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服务。”富强社区党委书记王泽鑫看来,“这种‘嵌入式’的服务得到了居民的广泛认可,大家都说现在社区变得更有温情了。”
事实上,社区“嵌入式”服务就是一座桥梁,将优质服务直接送达老百姓的心坎。“居民缺什么我们就补什么,真正解决居民的所需所盼,是我们‘嵌入式’服务的初衷和目的。”洪凝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杨守琛说道。
服务怎么做,居民说了算。前期,五莲县结合社区的地理位置、人口结构、居民需求等因素,充分挖掘各社区网格员、直管党员、志愿者等资源,成立志愿服务队40余支,收集居民意见建议,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在此基础上,根据居民需求,由共驻共建单位、网格能人、社会组织、沿街商铺、红色物业等多方力量组成“嵌入式”服务团,参与网格治理,实现多样化的服务资源与居民需求的精准对接,确保居民需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回应”。2024年以来,全县14个城市社区已收集并解决居民诉求369条,涉及物业服务、帮办代办、办理低保等事项;针对居民需求开展服务活动60余次,累计服务社区居民3100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