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县审计局深化审计服务推动县域发展行稳致远
全媒体记者 王霞 通讯员 贺方志 陈修华
岁月的华章,总在奋楫笃行的征程中书写。
历史的鼓点,总在鼎故革新的关键处敲响。
2024年,莒县审计局坚守初心、奋发有为,聚焦投资审计转型发展,积极探索投资审计工作新思路、新方法,推动投资审计形成聚焦一个中心、聚力三个转变、聚合N面合力的新格局,更好的发挥投资审计监督职能作用,在以高质量审计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一路高歌。
找准全局方位 擦亮政治“底色”
“审”的是国计民生,“计”的是百姓福祉。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莒县审计局守护莒县财产的每一份安全。
这一年,莒县审计局始终围绕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主动担当作为,切实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当好国家财产的“看门人”和经济安全的“守护者”,以高质量审计监督护航高质量经济发展。
“一盘棋”格局加快形成。该局聚焦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投资审计新格局,紧扣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跟踪审计力度,改善组织方式,推进分系统、分领域联动开展投资审计,推动投资审计领域全覆盖,并围绕政策落实、招投标、资金管理、建设管理及工程造价等关键环节和项目推进、投资绩效等重点内容,在对全县河道治理工程项目进行审计时,审计组揭示了项目招投标、合同签订、项目建设等方面11个问题,着力发挥审计在提升水环境品质、保障水生态宜居中的重要作用。
勇当“啄木鸟”,敢于捉“虫子”,善于开“方子”。该局聚焦数智赋能融合,培育投资审计新优势,探索Arcgis、无人机、GPS等技术和科技检验检测设备在投资审计项目中的应用,快速准确锁定审计问题线索,提高投资审计效率,实现从传统投资审计向现代投资审计转变。
其中,在绿化工程审计中,该局使用无人机挂载激光雷达测绘技术,对人工造林项目区域进行高精度测绘,建立点云三维模型,对造林项目工程量进行准确判定;在水库生态隔离堤土方工程审计中,引入BIM模型算量技术,破解工程造价审计中“量”的难题,仅一周就理清了3个乡镇承担的土方工程量及总价,助推提升审计公信力、维护公共资金安全绩效。
聚焦审计成果转化,构建投资审计新体制。该局围绕居民关心、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和审计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分析研究问题背后的制度成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以《审计专报》《呈阅件》等形式上报县委县政府,为莒县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基于此,该局还推动县政府制定出台《莒县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办法》《关于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等制度,以全县乡镇普通中小学教育资源专项审计、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专项审计、高标准农田跟踪审计等项目为依托,撰写的6篇《审计专报》《呈阅件》等,推动完善制度机制15项。
投资审计转型 提升服务“成色”
审计是揭示问题、防范风险、促进管理的重要工具。
2024年,莒县审计局以提高政府投资绩效为目标,不断理顺投资审计工作体制机制,力促投资审计实现“三个转变”,全面推动政府投资审计工作提质增效。
在节约财政资金、规范工程建设、强化项目管理等方面,该局发挥审计独特的经济监督作用,为莒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审计力量。
转变思维,强化计划统筹。该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量力而行”的原则,以全县重点项目、民生项目为依托,科学制定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年度计划,并重点将各级政策执行情况、项目绩效发挥等情况作为研究投资审计转型发展的重要课题;在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进行专项审计时,重点关注政策措施落实、项目建设管理、项目绩效发挥等6个方面35个问题,促进被审计单位建立物业“红黑榜”、打造“红色物业”,进一步规范了老旧小区的后续管理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一年来,莒县审计局改变以往单纯以工程造价审计为重点的做法,在审计项目谋划上把涉及重大项目、民生实事等领域作为审计重点,在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时,审计组以项目为起点向下关注资金管理、建设管理、投资绩效等,从项目溯源向上关注规划的执行、政策的落实,通过审计共发现项目程序不合理、项目结算不实、管护不到位等14个问题,为政府增收节支1700余万元,及时沟通被审计单位,提出10余条审计建议,促进出台了《莒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后管护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确保项目发挥预期效益。
审计不仅要发现问题,更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推动改进。
一年来,莒县审计局不断探索将大数据技术手段运用到投资审计中,在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审计时,审计人员还通过卫星地图发现疑点及现场审计踏勘相结合的方式审查“非农化”问题;在棚户区改造专项审计调查中,审计人员运用SQL、Python等大数据技术,快速批量核查出疑点线索233条,促进审计工作顺利有序、高效实施。
在日常审计工作中,该局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路径措施,促进审计成效最大化,出台了《关于深化审计制度创新加强审计结果运用的意见》,对屡审屡犯的问题建立长效整改机制,把问效、问绩、问责贯穿审计工作始终,并将整改结果列入被审计单位年度考核,倒逼被审计单位抓实审计整改。
夯实基层基础增添担当“亮色”
审计是对数字的审查,更是对责任与诚信的坚守。
近几年,莒县审计局以投资审计项目为牵引,全力做好与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民生专项审计等若干专业审计项目的有机结合,探索“巡审联动”“审检联动”等新模式,深入推行“1+N”投资审计方模式,聚合N面合力,切实提升投资审计质效。
统筹谋划,促“一审多项”。一年来,该局坚持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每年确定一个投资审计重点专题,将其列入年度审计计划。
一年来,莒县审计局政府投资审计先后涉及教育、住房、市政、道路、农田水利等多个民生领域,并且视情况将审计重点纳入当年财政预算执行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有关专项资金审计必审事项中,避免了重复审计和资源浪费,实现了“一审多项”,提升了审计效率。
一岗多能,促“一审多果”。一年来,该局加强对投资审计干部的培养,安排4人次到省审计厅跨专业轮岗锻炼,实现45周岁以下投资审计人员全部通过省厅计算机中级培训,持续提高投资审计人员综合能力,为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不仅如此,莒县审计局探索投资审计新模式,创新性的与县委巡察办、县检察院合作,适时开展“巡审联动”“审检联动”,同步派出投资审计人员对若干重大建设项目开展审计,发现工程建设程序不规范、工程建设质量不达标、工程建设管理不到位等20余项问题,及时向县纪委监委移送审计线索10余条,相关审计内容被同步纳入经济责任、自然资源、专项审计等报告中,实现了信息共享共用。
科技强审,促“一技多用”。一年来,莒县审计局聚焦智能审计,强化大数据思维,不断增强审计监督的时效性和穿透力。
精准审计,着力为县域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该局不断完善大数据审计软硬件建设,先后组建数据分析室和软件分析团队,有针对性的购入无人机、高精度GPS测量仪等技术装备,助力提升审计效能。
在全县乡镇普通中小学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专项审计中,该局审计人员利用大数据分析软件,从全县23600余条信息中筛查出大班额问题尚未解决、助学政策落实不到位、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编外教师数量较多等30余项问题线索,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另外,大数据审计技术还应用在工程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医疗收费审计、国有企业审计、扶贫审计等多个审计项目中,实现了“一技多用”的良好效果。
未来,莒县审计局将铆足干劲,围绕实施强县工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乡村振兴、推动资源服务平台下沉等方面开展审计,加强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草案审计,加大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力度,扎实开展政府投资重点建设项目审计,推动莒县投资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