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4 个月落地生根,投产后将成为国内单体规模和产能最大的生产基地,五莲——
一个“诚”字换来好项目

  全媒体记者 解贵民 卢昱东 林 瀚
  在五莲县,一个总投资35亿元的项目,不到4个月时间就落地生根,跑出了“加速度”。
  这个项目是由山东华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70万吨负极材料前驱体及30万吨高新碳材料项目。生产的负极材料前驱体是新能源锂电池的主要原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各领域以及集成电路、显示器、医药等行业。年产值可达60亿元,利税3.5亿元,带动就业600余人。
  这一好项目缘何落户五莲?其实,在项目选址时,也是一波三折。
  “当时决定扩大生产规模,我们也考虑了几个地方,最终将项目定在了日照。”华贸(日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瑞说,因为生产负极材料前驱体的原材料是石油焦,材料主要依靠进口,而拥有散货运输为主的日照港口便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
  但距离港口较远的五莲县,在当时也并非首选。在徐瑞看来,“从投资的角度来讲,五莲县在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等方面并不占优势,原材料从港口运到五莲,每吨成本得增加40元。”
  即便成本增加,但企业还是选择了五莲。答案就是:“诚意”。
  据介绍,在项目选址期间,五莲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登门沟通谋求项目合作,最终靠诚意打动了企业。
  “领导重视,营商环境就差不了。”徐瑞说。项目于去年1月份签约,5月开工建设,仅用7个月就完成了全自动螺旋原料钢板仓、1#热缩车间、3#4#生产车间、6#智慧生产管理楼、水处理中心楼、脱硫工艺楼的主体结构建设。
  项目建设加速度的背后,离不开五莲县“店小二”与“保姆式”的服务。“项目刚签约,我们街道就迅速成立项目服务推进专班,主动靠前,强化保障,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所在地洪凝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刘加东介绍,该街道与发改、自规、住建、审批等部门沟通协调,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土地选址、项目审批及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全力服务项目建设。
  2个月完成土地指标;20天完成环评报告;一周办完施工许可证……初见雏形的项目,成为山东华贸控股集团“海外引资战略计划”的关键环节,该企业已成功与美国企业签署合资协议,将产业链投资规模拓展到200亿元以上。
  项目的落地,不仅为五莲县拓宽了产业链,也补齐了五莲县的短板。五莲企业项目众多,但一直缺少余热企业,而该项目通过余热锅炉、热缩炉进行烟气、循环水和排料的余热收集,可年产120万吨工业蒸汽,保障工业园区企业用汽需求,也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来五莲,选对了地方。”徐瑞表示,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五莲的“名片”,也是企业放心投资、安心发展的底气。
  据悉,70万吨负极材料前驱体及30万吨高新碳材料项目一期将于2025年3月份投产,预计2025年8月份全部达产,届时将成为国内单体规模和产能最大的生产基地。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一个“诚”字换来好项目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