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传德 报道
本报讯 近年来,五莲县街头镇中心校深耕劳动基地,厚植农耕情怀,把农耕基地做成学生流连忘返的新时代劳技课程。
该校着力打造农耕文化教育特色,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的需求。该校整合了历史、地理、语文等学科老师,设置了探究性课程《了解我们脚下的土地》,教师与学生共同研讨了一堂土地课。同时,教师让学生去了解土地起源、来源,了解土地在不同社会阶段的作用和更替,让更多的教师和学生从中受益。
立德树人是学生劳动教育的根本任务,开展实践活动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
该校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坚持以劳动精神丰富德育内涵,以劳动理论教育提升道德认知,以劳动实践教育推动优良道德品质、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校园内开垦农耕基地。以年级为单位划分劳动实践活动区,每班均有一块劳动基地用来种植四季常见蔬菜。老师为学生们生动地讲解种植的知识与技能,耐心地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挖坑、培土和浇水。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热情满满,师生们分工合作,松土、挖坑、浇水……在班级劳动基地挥洒汗水,亲身体验种苗的喜悦,感受劳动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