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为了群众、依靠群众,日照街道——
党建“引领力”点燃社会治理“新活力”
  

全媒体记者 郑笃凯
  社会治理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放入“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战略中进行部署。加强社会治理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从基层平安联创共建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从网格化服务管理到建成启用社会治理服务中心……近年来,东港区日照街道着眼于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现代化,持续优化党组织设置,丰富基层治理平台,创新为民服务方式,聚焦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下功夫、出实招、求突破,以党建“引领力”持续点燃社会治理“新活力”。

强组织,夯实治理基础
  日照街道位于日照市老城区,是东港区驻地街道,辖27个城市社区、76个村居,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市场主体业态丰富。同时,城市更新、拆迁改造等大项目多、拆迁任务重。抓好社会治理工作,难度不小。
  怎样破题?日照街道的办法是以“党建+网格”,完善“条块结合、分片包区、进网入户”工作机制,拓展治理“深度”。全街道在划设10个网格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134个自然村(小区)网格,构建街道、片区网格、村(社区)、小组四级网格体系,并将各级党支部作为引领网格化治理的核心。
  以党建“引领力”筑牢阵地堡垒“主心骨”,“点燃”为民初心。日照街道坚持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理念贯穿便民服务始终,积极探索“党建+网格+服务”治理模式,高效整合村(社区)干部、警务助理、公益性岗位、法律顾问、热心群众事务的退役军人、老党员、老干部等共治力量,调配机关干部79人,下沉网格一线,将安全生产、教育宣传、矛盾纠纷排查、问题事件收集上报等工作嵌入网格“一张网”。
  同时,完善了责任清单管理、党员分片包干,组织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员、卫生院医护人员成立爱心专班,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进一步完善孤寡老人、残疾人、特殊困难群体等重点人员档案,以“多跑一遍”的一“网”情深,织好群众身边“贴心网”,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服务零距离。
  以网格化为支撑,该街道还实施了“海曲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和“红润海曲”红色物业培育计划,开展多样化党建为民服务活动。2024年以来,共开展活动590场次,吸引党员群众35200余人次参与,充分激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善服务,彰显治理效能
  步入日照街道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面积1400平方米的大厅整洁明亮,群众有序前往各个窗口,按需办理各项业务。
  “以前,到街道协调个事儿,要在办公楼里转好几个办公室。如今,这‘一站式’服务太方便、太高效了,相关的部门单位都在这里,用不多久就办好了!”前来办理业务的兴海社区居民刘先生称赞。
  据了解,日照街道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于2024年11月26日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入驻站所16个,常态化工作力量36人,提供法律咨询、司法调解、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心理疏导、政务热线等10余项服务。
  针对矛盾化解工作流程,该中心也已“踩出”一条相对成熟的路子。不管群众反映的是涉访涉诉、还是邻里纠纷,都会在接待窗口进行“分流”,然后根据群众具体诉求,引导到合适窗口。街道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共设置8个工作窗口,日照路派出所、昭阳路派出所、城郊法庭、物业办、妇联等5个站所常驻,城建办、退役军人、综合执法等5个站所轮驻,提供法律咨询、司法调解、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心理疏导、政务热线等10余项服务。中心采用“分级式问诊”,即:由村居(社区)“首诊”,复杂问题转至街道“会诊”,形成一个能办事、办成事的“中央处理器”,让群众不白跑、有地儿找;话有人听、事有人帮,争取实现让群众最多跑一地的工作目标。
  一站式矛调成效如何?一项项数据可为佐证:成立一个月内,该中心共接收政务热线523件,同期下降89件,下降20%;办理人民调解案件26件,同比上升37%;接访信访案件37件,简单初访案件现场调解12件……
  特别是在社区村居层面,基层一站矛调中心覆盖率达100%,80%的矛盾纠纷在中心及村居社区层面得到化解,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矛盾化解在基层”的工作目标。

解难题,增强治理动能
  除了“前端”分流,在“内部循环”环节,日照街道也多有探索。为更好地服务群众,该街道坚持“以多化多,以心换新”,打造“海曲多商量”工作品牌。
  以问题收集多渠道,化解矛盾纠纷隐患多——拓宽主动摸排、群众反映、上级交办等10个问题收集端口,多维度、多层面的收集矛盾纠纷线索,由综治办牵头对站所、管区村居、城市社区摸排的线索统一汇总,上报下达,不放过任何一个隐患苗头。在这一过程中,信访办、热线办、派出所等部门主动上前一步,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化解,抓早抓小。
  以情况分析多维度,化解问题解决跨度多——每月定期召开社会治理中心进驻部门工作例会、全面梳理问题线索,分析研判矛盾纠纷形势,协调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同时,在接访安排上,当日除接访领导常态接访外,涉及到的具体信访事件分管领导、责任站所随叫随到,作出专业答复,争取一站办结。
  以化解矛盾多举措,化解重复反映问题多——实行“红黄蓝”督办机制,对一般诉求件,实行“蓝色”预警网格员接诉即办;对两次以上重复件,实行“黄色”派单,确定包案干部、职能站所部门,集中力量研判化解;对重点难点件,实行“红色”督办,由党工委副书记牵头,发挥街道统筹、吹哨报到、提级办理等机制,“组团式”解决纠纷。

聚合力,实现共治共享
  社区治理千头万绪,居民诉求多元多样,如何凝聚共治力量?关键在于找到领头人。
  上午10点,在日照街道迎宾社区,30多名党员群众讨论热烈。“咱社区不少热心人有特长,但缺机会跟平台,无法参与社区建设。”“咱们社区大,人也多,只要社区多组织一些这样的活动,我相信能解决不少难题。”……这场组织生活会开得热火朝天。
  会上,社区党支部书记刘玉娟详细记录大伙儿的发言内容,并挨个分类整理。在她看来,这是收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可弥补基层治理存在的短板。她说:“畅通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激活联系群众的‘神经末梢’,必须抓住基层党建这个‘牛鼻子’。”
  为此,迎宾社区打造了“难事‘议’办”民主协商品牌。以社区党支部为主导,发挥“引导方向、组织协调、提供平台、促进决策、监督落实”的作用,凝聚“三官一律”、双报到单位、社会组织、共建单位等议事合力,强化居民代表、社区党员在社区议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依托社区“圆桌调解室”“党群驿家”开展常规议事,在网格开展“小板凳”“楼门口”议事会,拓宽沟通渠道,促进互动议事协商。
  不止于此,以“海曲多商量”为中心,日照街道各个城市社区、管区村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提炼出了符合区域治理特色的社会治理品牌,形成了多点开花、亮点频出的社会治理格局。
  太阳城社区聚焦辖区居民所忧所盼,创建“海曲·商量”协商议事品牌,通过建立“流动调解室”、网格“吹哨”调解员报到、“红网格+蓝警格”等调解模式,将网格内的小纷争“就地好商量”,将其化解在网格内和萌芽阶段。目前,已为辖区居民、商户矛盾调处279件,调解成功率高达97%。
  兴合社区积极打造“情暖兴合”治理品牌,实行“14569 一网通”网格服务工作法,推行“1+N”区域化党建模式,实现党的组织工作全覆盖;深植四级架构,实施“五访”民情,抓好六支队伍,开展九项重点服务内容,让民情在网格中汇聚,民事在网格中解决,真正让小网格有大作为。
  “以造福群众、服务群众为目标,我们将继续优化制度、搭建平台、凝聚资源,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以务实作风守护一方平安,为平安日照建设贡献海曲力量。”东港区日照街道党工委书记王红说。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本市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党建“引领力”点燃社会治理“新活力”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