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管玉杰 通讯员 严孝敏 岳中升 报道
本报讯 去年以来,莒县财政局通过深入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抓住用好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加大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能,全力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持续加力拓财源,以更强担当促发展。该局围绕稳经济、扩投资、促消费,强化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全力服务“项目提升年”和“5个100”重点项目建设。争取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政策资金,用好专项债券扩大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支持扩大有效投资,以有效投资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房地产扶持等一揽子增量政策,支持培育环古城商圈、乡村周边游等,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加大财金联动力度,重点围绕海右化工产业园、环保产业园、省级农高区谋划包装项目,撬动更多金融资本投入县域经济。抓住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机遇,积极对上衔接消费税征收环节下划,争取提高莒县教育、养老、就业等民生政策补助比例,壮大莒县财政实力。
持续加力抓收入,以更大力度增财力。该局持续用好数字财税平台,主动用好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税收征管,深挖房土两税、水资源税、环保税等重点税种增收潜力,确保完成全年收入目标。综合运用“保楼市”“房票”等优惠政策,加快推进华泰片区、古城南片区、滨河片区城市更新,挖掘零星用地增收潜力,强化财政资金闭环运作,有序推进土地片区开发。深入挖潜矿产资源处置收入,加强矿产资源新设、开采、治理、余量处置监管,加快新设矿山和矿山延续,发挥矿产资源最大效益。围绕水利、农业、园区、文旅等板块盘活资源,推动水资源、城区停车位等项目盘活,加快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现代农业等项目包装融资,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
持续加力守底线,以更实举措防风险。该局认真贯彻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大力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腾出更多资金保民生、保重点、防风险。落实好中央、省出台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卫生等民生政策,确保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稳定在80%以上。强化政府全口径地方债务监管,用好再融资债券、置换债券化解政府存量隐性债务,落实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制度。会同相关国企协调金融机构通过续贷还本、展期降息和新增信贷等化解存量市场化债务,争取银行贷款置换存量高息非标债务,防范国企市场化融资风险。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全流程监管,未落实资金来源的政府投资项目一律不得实施,严禁新增政府隐性债务。
持续加力谋创新,以更优管理提效能。该局围绕国企改革“转型、盈利、防风险”要求,对县属国企资产全面梳理分类,将优质资产注入农业、文旅、园区运营等市场化业务板块,通过优化重组、专业整合等方式打造产业化运营公司,加快县属企业转型发展。落实国企重大事项、投资监管等办法,深入重点领域监督检查,完善国企分类考核评价体系,提升国资监管效能。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削减和取消低效无效支出,提高预算安排有效性。强化重点项目、部门单位、乡镇预算绩效评价,向绩效管理要效益。深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从严控制新增资产配置,探索推进数据资产化改革,进一步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加强财会监督与审计监督、巡察监督协同联动,聚焦政策落实、纪律执行等重点领域开展监督,促进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