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赓续文脉,向新而行,东港区——
非遗“火”起来 年味“浓”起来
  

全媒体记者 史树梅 通讯员 滕文凯 李扬 迟斌硕
  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非遗技艺成为了人们迎接新年的独特方式,为蛇年春节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在东港区的福禄堂,李相夺正在赶制客户预定的铜拓工艺品,各类铜拓工艺品陈列摆满了房间,数百张大小不一的铜版占据了一整面墙,向里面看去,工坊里桌面上则陈列着铜片、蜡垫、木打锤、打刀子等印制与刻版工具,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木香。
  一进入腊月,李相夺便开始为春节期间的销售忙碌起来,大量承载着新年祝福的年画将从这里销往全国各地。
  工作室中,各类年画工艺品琳琅满目,数百张大小不一的铜版占据了整面墙,印制与刻版工具整齐地摆放在桌面上。李相夺介绍:“近年来,大家对非遗的热情日益高涨,我们这些手艺人也抓住机会进行创作,这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也让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木版年画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春节期间装点门面的装饰品,更是一部生动的民俗百科全书,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从古老的传说到传统习俗,年画生动地反映了民间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每至春节,丰富多彩的年画一贴,年的氛围感便瞬间拉满。
  木版年画的制作过程精细而繁杂,需要历经起稿、刻版、印刷等多个阶段,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创作者的心血与技艺。李相夺在制作过程中,始终全神贯注,力求将每一幅作品都打造成精品。
  他不仅传承传统技艺,还积极探索创新,走上了铜拓创新之路。在铜拓画的创作中,坚持精品化、个性化路线,将日照本地特色文化融入其中,使作品兼具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备受消费者喜爱。
  与此同时,在日照街道的日照伊纳芙公司内,手绣艺人李兆梅也在为新年忙碌着。她的工作室里,绣制品手绘样图和成品随处可见,墙上挂满了色彩斑斓的农民画绣。临近春节,李兆梅和她的团队创新开发了中药香囊手绣产品,将传统生肖元素与手绣技艺相结合,产品一经推出便深受消费者欢迎。
  李兆梅所在的日照伊纳芙公司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技术、对外贸易于一体的制造创新型文化企业,拥有专业的创作设计研发团队,始终站在设计创新和技术建设的前沿。通过不断研发创新,公司每年推出近百款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创产品,如桌旗、桌布、抱枕等,不仅丰富了市场,也让东港的文化特色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还有不久前,花馍馍在海洋大集大放异彩,木版年画、手绣等非遗技艺不仅传承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更以创新的姿态和丰富的表现力,让古老的艺术之花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正如李相夺所说:“既要传承好,还要创新发展好,得让非遗在咱们手里变得更‘潮’、更精神抖擞,走得更远。”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区域·东港】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非遗“火”起来 年味“浓”起来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