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解友财
“我早上醒来感觉头有点晕,差点摔倒,王医生你帮我看看是咋回事。”1月19日早上8点,莒县东莞镇大店子村卫生室刚开门,就有村民前来问诊,村医王佃平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你的血压有点高,血氧正常,要多休息,按时吃药,加强营养。”在对村民进行仔细检查后,王佃平开了一些对症的药。
过了一会儿,陆续有几名患有慢性病的老人前来打吊瓶。王佃平熟练地配药、扎针,帮患者放好枕头,盖好被子。王佃平像往常一样跟老人聊着天,问他们的康复情况,年货备得怎么样,孩子们有没有回来过年。
“前一段时间甲流高峰期每天接诊病人较多,这几天看病的村民明显减少了。”王佃平介绍。作为村民的家庭签约医生,王佃平不仅要坐诊,还需定期通过电话、上门等方式对群众的健康状况进行摸底。“多年来,我手机一直24小时开机,彩铃、震动、灯光闪烁同时开,生怕漏接一个电话。有时候忙起来,连饭也顾不上吃一口,半夜出诊更是常有的事儿。”王佃平说。
一袭白衣、一腔热血、一份医者情。从青春少年到头发霜染,王佃平在村医这条道路上奔走了38年,用实际行动换来了村民的信任和称赞。
“王医生太不容易了,这周边村子谁有个头疼脑热的都找他,节假日他也在值班,有时候下班刚回到家,一个电话他又立马赶回卫生室,从没说过一个不字,一句怨言都没有。”村民张希祥感慨地说。
“治病救人,是我一生的职业,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只要乡亲们需要我,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王佃平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