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陈蕾
在东港区石臼街道,“田芳园”是居民们再熟悉不过的名字。她是海景社区党总支书记,也是大家口中的“小田书记”。15年来,她扎根社区,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化解矛盾,用行动温暖民心。她的故事,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却充满了平凡中的坚守与温情。
一个“账本子”,记满民情
2014年,田芳园通过竞聘成为石臼街道滨海社区党组书记,2017年调任银海社区。银海社区地处老商业区,老旧小区多、人员流动性强,矛盾纠纷频发。面对复杂的社区环境,田芳园没有退缩,而是带着网格员挨家挨户走访,整理出一本A4纸大小的“账本子”。
这本台账详细记录了每户居民的情况:谁家是外来租户,谁家有老人需要照顾,谁家孩子在上学……田芳园走到哪里都带着它,甚至半夜处理紧急事务时也离不开它。她说:“这本账本子不仅是工作的工具,更是我对居民的承诺。”
一次,银海社区因车库权属问题,2 0多名业主冲到社区办公室“讨说法”。田芳园第一次面对这样的阵仗,心里有些发怵,但她知道,自己必须站出来。她耐心倾听居民诉求,安抚情绪,连夜协调法律顾问和物业负责人,最终提出由全体业主共有车库租赁费的解决方案。矛盾化解后,一名业主感慨地说:“丫头,看你年纪轻轻的,办起事来可不含糊。”这句话让田芳园倍感温暖,也让她更加坚定了服务社区的信念。
“小田帮帮团”:温暖社区的志愿力量
在银海社区,田芳园特别关注空巢老人丁大爷。丁大爷是铁路家属区的老党员,儿女长期在外,生活孤独。田芳园经常上门看望,陪他拉家常。一次,丁大爷误将其他志愿者认作“小田”,工作人员索性将志愿服务队命名为“小田帮帮团”。这支队伍后来发展为7支志愿服务队伍,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
疫情期间,田芳园和“小田帮帮团”化身“跑腿员”,为居家隔离人员送去生活物资,询问身体状况,确保他们安心居家。她的努力不仅赢得了居民的信任,也让银海社区先后获得“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称号。
“小马扎议事会”:拉家常中解难题
2023年,田芳园调任海景社区,同时兼任街道文化助理。面对新挑战,她创新推出“小马扎调解议事”,将议事地点从会议室搬到小区广场、楼栋、党群驿站,通过拉家常的方式收集居民需求,实现服务零距离。
在新港庭院小区,田芳园通过“小马扎议事会”成功解决了电表改造难题。小区长期使用老式电表,居民缴费不便,私拉电线现象严重,矛盾重重。田芳园组织居民与供电所负责人面对面协商,最终推动小区更换智能电表,实现网上缴费。改造完成后,70多岁的李女士高兴地说:“以后让儿子在手机上给我交电费就行了,我再也不用操心这事了!”
2023年以来,“小马扎调解议事”收集意见建议200余条,解决问题159件,成为基层治理的亮丽名片。
为全职妈妈搭把手
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放开,海景社区全职妈妈群体日益增多。田芳园敏锐地察觉到她们面临的困境:生活圈狭窄、心理压力大、自我成长受限。在市区妇联支持下,她链接“妈妈岗”招聘企业资源,为全职妈妈推荐合适岗位。
她还开设全职妈妈赋能成长平台,组织读书会、面点培训、心理减压等活动,帮助女性实现从“我应邀到我需要”的转变。一名参与活动的全职妈妈说:“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技能,还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15年来,田芳园始终坚守初心,带领社区一班娘子军爬坡过坎,凝聚力量,履行使命。她常说:“不论事情大小,居民有求于社区的事都是大事。”未来,她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扎根社区,服务群众,用实际行动诠释“心怀阳光勤耕耘,脚下生根永奉献”的信念。
田芳园的故事,是基层社区工作者的缩影。她用真情和汗水,为社区居民奏响了幸福生活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