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全域覆盖、高效智能的新能源充电网络,从“充电焦虑”到“充电自由”,莒县——
本报通讯员 张纪波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充电桩建设成为城乡发展的“新基建”赛道。在莒县,一场覆盖城乡的充电网络建设正悄然改变着居民的出行方式。记者走访多个站点发现,从城区到乡镇,从快充到慢充,从基础充电到“充电+休闲”一体化服务,莒县正以“低碳出行”为核心,构建全域覆盖、高效智能的新能源充电网络。
在同心公园充电站,市民李良正熟练地通过手机APP启动充电桩,为自己的电车充电。
“我经常来同心公园充电站充电,这里有快充和慢充,价格很实惠,操作方便,充电的同时可以去公园散散步,也可以去车主休息室去看图书,咱这边还有洗车的地方,车脏的时候可以洗洗车。”李良正说。
该充电站作为日照市首个集智慧储能、智慧充电、智慧停车、智慧洗车等功能于一体的“光储充检”智慧驿站,不仅设施齐全,配套完善,还搭建智慧储能系统等先进技术,对电能进行智能化调控,降低充电客户用车成本。
莒县自2023年启动《充电基础设施布局规划(2023-2035年)》以来,在城区商业区、办公区、居民区等重点区域布局建设充电场站38处,打造城区“两公里”充电服务圈,解决“充电难”痛点。同时,在全县乡镇街道建设了47处充电站,实现县域充电服务“全覆盖”,解决了车主“里程焦虑”问题。
从“充电焦虑”到“充电自由”,莒县的实践揭示了一条可复制的县域新能源发展路径。近年来,莒县以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推动新能源产业由基础设施建设向分布式光伏、“光储充检”示范站、储能站等方向延伸,不断丰富新能源产业链,提升服务能力。截至目前,莒县已建设充电站100处(其中,社会公共场站85处),充电终端898个,实现乡镇街道充电设施全覆盖,并通过储能优势年转移电量约6.7万kWh,累计为用户节省充电费用4.4万元,为实现全县绿色出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莒县莒国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经理杜晓峰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根据县里的整体规划加快充电站的选点与布局,加大大功率充电桩的建设,为私家车辆和运营车辆提供更加便捷和优质的服务,同时为莒县的节能降碳贡献出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