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就“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全媒体记者 马秀萍
记者: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即将迎来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和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牟局长,请您介绍一下今年活动的主题和相关安排。
牟敦谊:好的。2025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联合国2025年“世界水日”主题定为“Glacier Preservation”,译为“冰川保护”。2025年“中国水周”主题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
记者:今年我市将围绕哪些重点领域开展宣传活动?
牟敦谊:2月11日,我们在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上全面部署了“勇攻坚、强作风、促提升”活动,今年我们将以此项活动为载体和平台,重点围绕项目谋化、现代水网建设、水资源高效节约集约利用、河湖生态复苏、工程管理、水旱灾害防御等全市水利重点工作,着力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全市水安全。同时结合我市水利实际,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下水管理条例》《节约用水条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及新修订的《山东省水资源条例》《山东节约用水条例》《山东省农村供水条例》等宣传。
记者:今年将采取哪些形式进行宣传?
牟敦谊:我们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宣传活动。
线下方面,一是在“世界水日”当天,在日照体育公园举行日照市纪念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暨“节水宣传月”活动启动仪式。二是开展节水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组织节水志愿者深入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和公共场所开展《节约用水条例》《山东省水资源条例》及节水宣传志愿服务,推广“一水多用”技巧,激发全社会参与节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节水宣传落到实处、见到实效。省、市、县三级节水教育实践基地在“节水宣传月”期间向社会公众开放,进一步拓宽节水宣传教育覆盖面。三是开展集中宣传活动。通过张贴主题宣传画,在劳动大厦、各大用水企业利用电子屏幕滚动播放宣传口号和宣传视频,悬挂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及水安全、节水宣传横幅等形式广泛开展宣传。
线上方面,以官方网站、公众号、微博、抖音等为载体,联系市内各宣传媒体采访,利用大众网、文明网、日照新闻网、日照网等网站、各类微信公众号为延伸载体,重点围绕全市各行各业节水质效等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发动全市水利干部职工、涉水工作者利用朋友圈、社交群等“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效果。另外,组织干部群众在水利部官网、“中国水利”等微信公众号,围绕节水、水资源管理等内容开展网络答题活动。
记者: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局长介绍一下我市水资源现状及管理成效。
牟敦谊:好的。总的来说,我市地域狭小,水资源总量不足,仅占全省的5.3%,水源结构单一,无客水来源。
我市多年平均降水809.1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4.55亿立方米、可利用总量8.4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502立方米,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6亿立方米左右。降水集中在汛期,也就是每年的6—9月,约占全年的72.7%。除河流、塘坝和地下水外,水资源大部分以水库蓄水的形式储存,目前全市登记在册的水库540座,其中大中型水库13座、总库容1 1 亿立方米,占全市水资源总量75.6%,截至目前,13座大中型水库蓄水量为4.55亿立方米。
2024年,我们严守“三条红线”,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6.11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20.1%,超额完成目标。其中,地表水4 . 79亿立方米,地下水0 . 77亿立方米,其他水源0.56亿立方米。从用水结构上看,农业用水2.26亿立方米,占比37.0%;工业用水1.59亿立方米,占比26.02%;生活用水1.55亿立方米,占比25.37%;生态补水0.72亿立方米,占比11.78%。农业用水受当年降水量影响较大,历年农业用水量变化较大,若未来几年不遇特殊干旱年份,降雨正常,可基本维持供水稳定。近几年,随着我市各大项目的相继落地、升级提升等,用水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长远来看,我市水资源供需还是比较紧张的。
记者:当前水资源管理仍面临哪些挑战?
牟敦谊:短板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资源性缺水。我市人均水资源量(502立方米)虽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15立方米),但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2300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维持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因无客水来源,现状供水仅能靠市域内调水解决。二是时空分布不均,旱涝急转导致防汛抗旱压力倍增。去年上半年降雨偏少导致的严重旱情,我们通过沭水东调工程、城市应急备用水源一期工程累计调水4612万立方米,有效缓解日照水库供水压力,有力保障了城市供水安全;进入汛期,7月份降雨496.1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多127%,旱涝急转特征明显。三是产业及城镇布局与水资源分布不匹配,东部工业密集区供水压力大。我市山钢、日钢、亚太森博浆纸等临港大工业等用水大户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一带,与水资源较为丰富的沭河流域较远,需要建设调水工程解决这个问题。
记者:有限水资源,高效管理至关重要,2025年将如何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
牟敦谊:我们将做深、做实“严管”和“挖潜”两大文章。
“严管”,就是严格水资源刚性约束。首先,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管理。严格控制“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2025年用水总量指标控制在6.74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1%。其次,加强推进非常规水利用。将非常规水纳入全市水资源统一配置,对工业园区按比例配置非常规水,同时,将非常规水最低利用量纳入市对区县高质量发展考核,进一步压紧压实地方责任。
“挖潜”,就是加快推进现代水网建设,强化水系连通,不断提高流域调配能力。近年来,我市先后建成了“沭水东调”工程、墙夼水库应急调水工程、市应急备用水源一期工程等市内跨区域骨干调水工程,实施沭河综合治理提升改造、涛雒地下水库、巨峰河流域蓄水灌溉治理等一批水系连通项目,5级以上堤防达标率提升到85%,新增供水保障能力1600万立方米。目前,我们正着眼我市未来发展需求,结合“十五五”规划,着力谋划一批跨流域大项目、好项目,进一步提升我市水资源调配能力,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记者:畅通高效的现代水网是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关键。2025年,现代水网建设方面有哪些打算?
牟敦谊:今年,我们计划实施四大类项目建设。
一是供水保障项目。完成东港区涛雒地下水库、五莲县宣王沟和潘家庄水库、莒县仕峤灌区续建改造等项目,重点实施马陵水库增容工程,6个区县(功能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各区县(功能区)农村供水维修养护项目,新建改造3处水厂、改造延伸144个村庄供水管网。
二是防洪提升项目。完成岚山浔河二期、涓河五莲段治理工程,实施岚山区2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岚山区稍坡河治理,袁公河五莲段治理,经开区海堤除险加固、岭长河治理等工程,开展全市水库、水闸维修养护。
三是水系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完成岚山区巨峰河流域蓄水灌溉、国家级幸福河湖建设(袁公河)项目,实施岚山区幽尔崮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水系治理、高新区栖凤岭项目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四是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扶项目。实施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按时发放水库移民群众的直补资金。
记者:水安全是实现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虽然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工作有了显著成效,但是全市水资源短缺的事实我们还是必须要牢记的。
牟敦谊:是的,借助这次机会,我们倡议全体市民争做节水护水“四大使者”。
一是争做“宣传者”。认真遵守《公民节约用水行为规范》,自觉肩负节水责任,积极宣传节水护水文明理念,大力倡导节水护水良好生活方式,共同致力于水资源节约与保护。
二是争做“践行者”。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厉行节约,杜绝浪费。积极使用节水器具,尽量缩短用水时间,避免长流水。积极推行一水多用,洗脸水冲厕,洗菜水浇花,尽量做到重复利用。积极保护水生态,走近河湖沟渠,自觉捡拾垃圾,维护清清河流。积极参加节水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身边人,凝聚全社会节水护水的强大合力。
三是争做“示范者”。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要率先垂范,完善节水制度,严格用水管理,争创节水型单位。工业企业要积极推广工业节水技术,加强非常规水利用,争创节水型企业和水效领跑者。各类学校要加强节水护水教育,积极争创节水型校园。农业灌区要积极推行节水灌溉方式,争创节水型灌区。社会各界要立足本职,齐心协力,共同争做节约用水的引领者和推动者。
四是争做“捍卫者”。对发生在身边的用水浪费现象,要文明劝阻,正确引导。要主动爱护、保护节水设施,发现“跑、冒、滴、漏”等现象,及时报修。要勇于监督他人,也要自觉接受监督,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关心、共同监督、共同维护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