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花为“媒”创新消费场景,以节“引流”拓宽产业链条,日照“赏花经济”带动春日文旅市场焕发蓬勃生机——
全媒体记者 李晓萌
春天的日照,万物复而蓬勃,成片的诗意在枝头盛放。嫩柳新碧、玉兰擎盏、杏雨梅云、樱雪簌簌……从街头巷陌到乡野山村,万树缤纷、漫山花海织就的春之画卷,成为时节里最具吸引力的“城市请柬”,带动八方游人开启“追着花开游日照”的心动之旅。
日照对赏花的偏爱,是刻在基因里的浪漫;城市“解锁春天”的方式,更是丰富多元。今春,随着气温回暖,花期初绽,赏花游一跃成为日照春游场景里当仁不让的“顶流”。在游客踏青出游的强需求拉动下,日照以花为“媒”,以节“圈粉”,创新打造“花漾日照”春季文旅品牌,立足我市山岳、民俗、美食、民宿等优质春季资源,将通过推出春季主题产品线路、开展专题文旅推介、联合社媒平台营销春游产品等,充分联动激活“赏花经济”产业链,带动“春游日照”持续升温。
从“共赏花景”到“共赴花事”,从产业融合到情绪消费,从“一树花开”到“全域芬芳”,在日照,热力十足的“花经济”不仅带来了文旅消费的新变量,也让“一朵花”的价值被重新构建与定义,牵动着整个城市的春天。
风景叠加场景:“五感”全开的“赏花游”
春光潋滟,繁花争妍。从三月开始,日照的“赏花地图”正渐次展开——
公园绿地里,玉兰、梅花交织绽放,以“开春第一枝”预热花季;五莲大旺村第一片盛放的樱桃花海,拉开“盛花期”的序幕;紧随其后,从驼石沟的杏花疏影到车家村的玉兰长巷,从白鹭湾的樱花雪浪到九仙山的杜鹃如霞……当各色时令花海竞相绽放,日照一边收集着花的浪漫,一边把赏花作为“支点”,以“花漾日照”主题活动串联“一城花事”,解锁出一系列创意十足的新玩法、新体验。
3月22日,随着五莲大旺村万亩樱桃花海绚烂绽放,乡村非遗趣玩“会”2025“花漾日照”春季游在漫山芳菲中正式启幕,吸引了人山人海蜂拥而至。“开幕首日预估游客近7万人,山下停在两侧的车队一直排到了邻村。”谈及赏花为村庄带来的热度,该村党支部书记孙宝民感慨:“一个字,火。”
“一朵花”何以如此有吸引力?火热背后是城市更用心用情的布局。以“年年相似但年年不同”作为营造理念,今春的赏花活动体验更多元,场景更新潮,不仅有春季“村晚”、宋代主题沉浸式剧本游、古装演出、汉服巡游、对词吟诗的文化元素,还有赏花美食区、非遗市集、写生摄影、乐游民宿的特色内容,探索以丰富场景破解传统“赏花期”停留时间短问题,让游人不由自主地停下来、留下来。
当人潮涌入花海,整片场域便成为一个沉浸式剧场,激发起人们“视听嗅味触”全要素的心动体验。“沉浸式赏花太有趣了,我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故事的参与者。”当日,来自临沂的游客王阳穿着一身汉服,在日照感受着“穿越之旅”,“可以现场互动赚取银票,与货郎兑换赏花纪念品,在市集和演艺活动中对非遗有了更深刻地感知。”
今春,伴随着“花漾日照”春季游正式“启程”,各地赏花主题活动接二连三,令人目不暇接。五莲县驼石沟村举办“杏花游园会”,集结文艺展演、美食体验、古风集市等,持续迎来人潮;东港区举办第二届九条沟古村落“觅春风”樱花节,通过摄影采风、古琴演奏、汉服巡游、民谣歌会等做足沉浸式体验,开设的“夜樱打卡区”特色十足,为“夜经济”增添了一抹亮色。
3月29日,五莲县成片的樱花和杜鹃迎来盛放期,白鹭湾小镇启动第五届樱花节,有氧鼓、樱花跑、演奏会、音乐剧、花儿市集等数十场特色活动将持续至清明节假期;九仙山借漫山杜鹃在景区增设花神巡游、特色文创摊位等项目,塑造持续性的消费体验场景。
“在日照赏花,最直接的感受是,来了就不想走。”潍坊游客王女士感慨,她在周末连续前往九仙山、白鹭湾赏花探游,收获感满满,“听说清明节假期,小娟与山谷里的居民乐队要来白鹭湾演出,我打算再来一趟日照。这里不仅有好风景,还有丰富的文化体验、新潮玩法,值得一品再品。”
赏花不止在乡村,日照银河公园、植物园、海曲公园等均是热门去处,吸引人们乐此不疲地奔赴。走出家门,在繁花盛开中感受“出门即景”的疗愈,在街边的精品小店、商业街区、城市书房,品一杯咖啡、阅读一本书,寻回生活里的“附近”,文艺与浪漫兼具的生活质感便油然而生。
情感驱动需求,需求重塑供给。场景化时代,游人们不断升级的个性化需求正在重新定义着“旅行的意义”。有业内人士认为,真实感和情绪价值已成为打造独特在地体验的两大核心要素。这个春天,日照以花为“媒”重塑业态场景,把功夫做在“花外”,重点打造“花漾日照”品牌延伸内容,不仅精准对接游客多元需求,也进一步释放了“春日经济”消费新活力。
赏一山繁花、赴一城花事、看一台好戏、拂一缕春风,沉浸于一场春日盛宴。当风景叠加场景,当沉浸替代打卡,当情感引发共鸣,值得游人回味的,便不仅是万树花开,还有日照数不尽的“诗和远方”。
花海邂逅人海:年轻人爱上在日照“追花”
漫步城市街头巷尾,畅游乡野漫山花开,在每一次“花路”上的奔走中,或许你会发现,人潮涌动的“追花人”里,年轻人群体尤其是女性客群正在成为最活跃的身影。
社交媒体时代,热爱发声和分享生活的青年人,正在不断引领、带动着现代旅游的前进方向,对一个城市来说,是否具备“出圈”的潜质和可能,年轻客群占比尤为重要。而他们的旅游需求,往往更关注社交分享价值,以及目的地是否能带来情感共鸣和记忆深刻的体验。
今春“赏花季”,深得年轻人倾心的日照,做对了什么?循着供给端、需求端与服务端的交互,不难发现,日照今春主打的“情绪消费”发挥了重要作用。
比如,在与汉服、国潮最为搭配契合的春天,日照各地赏花活动发挥地域特色,通过沉浸式体验的营造吸引游客自发身着汉服前往,从风景融入场景。日照将游客需求前置,更符合年轻人审美取向的宋代主题沉浸式剧本游、民谣音乐现场、互动音乐会等氛围感赏花活动,变身绝佳的“天然摄影棚”,激发了年轻人旺盛的分享欲,纷纷为特别的日照记忆发出自己的声音。最近,“小红书”APP上关于“日照赏花”“日照春游”等话题的浏览量超过7.3万。
另一方面,日照近年来对新业态、新产业的创新布局和持续耕耘,更成为“赏花经济”的最佳承载。白鹭湾小镇在水美术馆、无界剧场、村姑市集等新潮与文艺兼具,五莲山、九仙山周边的民宿集群是乡土人文的最佳诠释,大旺村、驼石沟的“网红饭馆”有最在地的日照味道……即使在“赏花季”之外,这些去处也是年轻人钟爱的“网红打卡地”。
从服务端看,城市更贴心温暖的便民举措也打开了更多年轻人的心。“赏花季”之前,为方便大学生群体出游,五莲开通日照大学城至叩官镇大旺村的“一路繁花文旅专线”。该专线巴士车身贴着醒目的赏花元素标志,途经日照5所高校,无需换乘便可直达白鹭湾小镇、大旺村,成为一条串联起沿途繁花胜景的美丽风景线。
“以前从日照大学城坐公交去大旺村,需多次换乘,耗时较长。现在开通专线省去了换乘等待的麻烦,听几首歌就能直达花海,太惬意了。”不久前,曲师大大二学生史佳感受了一把“赏花专线”,便捷贴心的出行让他有了多次奔赴的最佳理由。
日照“赏花经济”加速释放青春“强引力”,不仅得益于季节性需求的强势拉动,往更深远处看,同样离不开城市创新文旅宣推方式的精准“落子”。3月15日、3月29日,市文化和旅游局先后走进无锡、济南,前往江南大学和山东大学开展“活力日照青春π”高校推广活动,推介丰富多元的“春游日照”新产品、新路线。崭新出台《2025年日照旅游招徕奖励工作方案》,以50万元奖励资金吸引全国旅游企业向日照输送游客。
近两年,主打“听劝”的日照文旅持续探索更符合年轻人和社媒语境下的宣推方式。线下,从传统的“文旅推介会”到多部门协同联动的数十场高校专场“青春邀约会”,持续走到年轻人身边,倾听和回应他们的需求;线上,从“官方”的城市风光宣传,到结合热点灵活开展日照专属话题,以充满创意的短视频、图文等方式与年轻人共鸣,再到探索AI、DeepSeek等新技术浪潮下的文旅应用场景,精准切中年轻人的“情感触点”,进一步促成“流量”到“留量”的深度转化。
漫步日照,春风舞动花海,涌动其间的“青春浪潮”让花的缤纷开出别样的色彩。“追花”的路上,连片的花影不断掠过年轻的面庞,化作他们镜头里“超出片”的短视频素材。当城市发出年轻的声音,年轻人也会用创意与城市回应:“我们不是在赏花,而是在创造与日照共度的春日记忆。”
颜值变成产值:多业融合拉长春游“花期”
春风有信,花开有期。总被称作“春日限定”的“赏花游”,在传统意义上还是一种“时令经济”。但日照对“一朵花”的期待和培育,早已超过了季节的层面。
如何延伸产业,让春日经济“好花常开”?日照的方案是:以节“引流”拓宽产业链条,以“赏花+”深度链接乡村游、生态游、写生游、研学游、农产品销售等业态产品,拉长春游“花期”。
今春大旺村的火热可视作一个典型案例。上周,记者前往该村,发现非周末时段依然有大批游人奔赴而来,停满山路的车队中,不乏北京、江苏、辽宁、潍坊、青岛等外地车牌。沿山路走进乡村深处,一路上摆满了村民们售卖的自家生产的各色农产品。
“逛一圈下来,提了一兜子好东西回家。”当天,市民吴女士说起她的“逛吃”体验:“赏花之余,吃了特色炒鸡、荠菜炒鸡蛋,买了一大堆野山菌、蔬菜、鸡蛋,乡亲自己家产的吃着放心。”旁边的摊位上,邻村村民林西明带来的最后三斤大棚樱桃,被两位外地游客“包圆”,他高兴地和记者分享:“人最多的时候一天卖了近万元,早上8点来,10点就卖完了。”
对此,孙宝民感触颇深:“最近一直忙的停不下来,每天都有很多人。”他介绍,这两年,村里建起了民宿、农家乐饭馆等,有了更多增收致富的产业,“村里的近山揽月民宿餐厅人最多时一天营收近2万元,还要排队叫号,营业时间最晚到了夜里12点。今年营业额预计能有10余万元。”
当“赏花经济”走进乡村,“花路”便成为乡亲们的“共富路”。据统计,赏花季带动周边民宿、农家乐接待游客数量增幅达28.7%,春茶、草莓、山鸡蛋等特色农产品销售额增幅达33.4%。
大旺村万亩樱桃花林已有百年历史。早在2012年,孙宝民率先带领村民做起樱桃采摘游项目,随着“赏花经济”火热,大旺村名气越来越响亮,让这片花林不仅可品尝、可带走,更可观赏、可体验。孙宝民表示:“赏花季只是一个开始,樱桃采摘、民宿、乡村游合力加成,大旺‘花期’将一直持续到6月。”
实现赏花经济最大化,日照还在“花海”中植入更多体验场景。刘家湾赶海园、天台山旅游区将赏花与赶海、露营、茶文化体验、太阳文化体验创新融合,打造研学品牌,一周内迎来两批千人研学团;五莲黄崖川村变身“画家村”,将赏花游与写生、书画创作相结合,串联九仙山、五莲山优质文旅资源,打造了远近闻名的“诗画黄崖川”。在此基础上,今年新建的问山美术馆、九五艺术部落,通过开设艺术创作培训班、直播销售艺术作品等形式,进一步融合产业、拉长春游时间。最近,问山美术馆刚刚迎来潍坊学院50余名艺术系学子,他们将用画笔描绘下漫山芳菲的日照之春。
当城市精准抓住需求,季节性的文旅活动便转化为可持续的消费体验,也将产业链的延伸与重构激活在关键之处。从场景创新到代际破圈,从流量变现到共富实践,日照正用“一城花事”绽放“全域芬芳”,打开文旅融合的更多可能。眼下,清明假期即将到来,从繁花竞放的“赏花季”启程,充满活力的“春游经济”将接棒登场,期待着“花开四时”的日照,将以更丰富的文旅活动、更沉浸的氛围营造、更创新的消费场景,和万千游人共同书写动人的春日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