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区成立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打造全生命周期服务链——
本报通讯员 叶飞 滕晓
为破解项目审批服务中的难点、痛点问题,东港区成立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打破部门界限和审批层级界限,主动响应项目企业诉求,实施穿透式全过程集成服务,打通企业从注册开办到清算退出全生命周期链条式办理路径,实现多级联动、服务直通,助推涉企服务从“多头分散”转变为“一站集成”,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三访三办”工作法服务从“等上门”变“送上门”
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秉承“企业的需求在哪里,我们的服务到哪里”的服务理念,坚持“主动导向、有解思维、服务发展”,梳理出140项涉企服务事项清单,创新推出“三访三办”工作法。
“三访”即定期走访了解企业需求、重点访查掌握项目进展、专项访问解决实际困难,精准把握企业发展动态。“三办”即实行现场办公即时办、多方协作联动办、集中协调重点办,强化项目服务保障。
日照东方五彩城项目是“5个100”重点项目,该项目涉及多业态组合,面临调车口迁移、道路开口、水电气暖报装、公交站亭设置、绿化整体提升改造等6个问题,涉及10多个部门、单位。了解到项目需求后,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动联系日照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东港区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等部分相关业务负责人员,多次召开项目现场协调会。面对项目推进中的复杂难题,多部门现场“开方”,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6大堵点被逐一攻克,项目推进畅通无阻。
“项目管家”全生命周期服务“一企一策”定制化
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配备了“能解答企业需求、能制定个性化政策清单、能提供帮办代办服务、能协调解决问题和能提出意见建议”的30余人“五能”型“项目管家”服务队伍,为项目方提供“一企一策”定制服务,打通项目落地审批“最短路径”。
专班专人护航“5个100”重点项目推进,按照“一项目一专人一清单”服务模式,推出精准化、个性化、定制化的全生命周期推进表并提供全流程“阳光帮办”服务。
目前,东港区“项目管家”团队已为力山特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二期扩建项目、日照廒头现代渔业种业基地项目(一期)等5个项目办理施工许可手续,正在指导日照精密注塑产业基地项目、山东林海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电器设备提升改造项目、鲁碧环保年产23万吨环保功能性材料项目等3个制造业类项目通过“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办理开工建设手续,最大限度地压缩办理时限,提升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效率。
多级联动闭环机制提升服务协同效能
构建区镇(街道)两级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联动体系,以企业需求为核心,充分发挥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一线窗口直接联系和服务企业的作用,围绕企业个性化诉求和政务服务普遍性问题主动与企业家沟通,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推动破解问题的关口前移。
市区一体,优化审批服务,推进项目审批管理全流程网上办理,优化审批服务措施,以线上征求意见的方式代替企业群众多头跑。例如市政设施类审批,涉及市、区2个层级的审批事项,本来需要分别向不同部门申请审批,采用线上审批后,只需要向一个部门申请,线上征集有关部门的意见实施联合审批,审批结果一次出件,避免了企业群众跑多个部门,做到了让数据多共享,企业群众少跑腿。
推广政务服务二维码评价,提供“都帮兜办”兜底服务,东港区各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和企业服务中心均放置政务服务二维码,办事企业扫码可直接将诉求反映至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对于收集的问题,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会同有关部门协同处置,及时反馈处理情况,实现涉企诉求闭环。同时,设置“都帮兜办”窗口提供兜底服务,针对疑难复杂问题,提级会商、提级会办,确保企业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同时,建立企业服务知识库、案例集,将解决普遍问题、重大问题的经验做法固化为改革成果,实现从解决“一件事”到“一类事”提升。
今年以来,东港区“5个100”重点项目中100%项目完成立项手续办理,其他相关手续正在按照“项目审批服务数据大盘”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