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连续两年荣获全省考核“一等”等次,日照高新区——
攀高逐新春潮涌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全媒体记者 王小宁 通讯员 宋龙英 朱凯元
  这是一个奋斗的春天。
  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好消息如期传来。日前,山东省委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2024年度全省开发区考核结果通报》,日照高新区荣列全省开发区二组“一等”等次,是唯一连续两年获得“一等”等次的省级高新区。
  去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税收增长8.9%,税收占比79.5%。这份含金量十足的“成绩单”,不仅镌刻着高新人砥砺奋进、勇毅前行的铿锵足迹,更彰显了这片创新创业热土拔节生长、奋勇争先的城市脉动。
  2024年以来,日照高新区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创建国家高新区这条主线,聚力推进双招双引、企业上市、城市更新、数字赋能四项重点工作,大上项目、大兴产业、大抓发展,用拼抢实干的姿态和勇于攻坚的胆魄,一步步演绎着不平凡的精彩。
  质效·谋远
  30分钟,完成义齿CAD数据设计并回传;2小时,实现患者戴牙。在山东迈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国内首个工业互联网设计平台“医小智”,用“数”算出来的义齿,不仅提升医疗效率、精准度,还能改善患者体验,推动口腔医疗行业由“经验驱动”向“数智驱动”转变。
  事实上,以迈尔医疗、沪鸽口腔为代表的口腔医疗产业,正在日照高新区加快布局、蓬勃发展,建成全省唯一的口腔材料省级重点实验室、数字化口腔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打造全国最大的口腔印模制取材料基地、口腔临床类材料制造基地,牙齿的“数字革命”将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是硬道理。日照高新区摸准吃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立足园区实际,科学研判、先谋后动。从年初高质量发展大会擘画的新蓝图,到区工委会议明确的重点事项和任务清单,日照高新区统筹谋划、主动求变,确保经济发展的“质”与“量”。
  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大总量是支撑,纵观过去一年的日照高新区,产业发展枝繁叶茂,以量的积累夯实经济发展“基本盘”——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延链强链,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航空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迅速崛起;生命健康产业百花齐放,沪鸽口腔、华仁药业、海能生物入选全省“十强产业”支柱型雁阵集群“头雁”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乘风数字经济,5家企业纳入华为供应链体系,200余家上下游企业构成集成电路产业链条;现代服务业全面铺开,数字服务外包产业营收同比增长160%。
  步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来到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口,“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
  不进则退!紧盯高质量发展赛道,日照高新区向新质生产力要动能,围绕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关键词,加大谋划布局,以质的提升不断塑造竞争新优势——
  飞奥航空,深耕无人机发动机领域;华车能源科技,生产制造纯电动智能轨道机车,做减碳赛道上的“火车头”;阿米精控,纳米级测量及运动控制技术突破国外技术封锁。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不断涌现、拔节生长,全区成功培育出“四上”企业280家。
  从量的积累到质的跃升,从点的突破到面的扩展,“量”的态势在巩固,“质”的优势在凸显。
  突破·聚势
  落地!总投资150亿元的奇瑞皮卡项目签约落地,实现大项目招引突破。
  投产!去年37个项目先后竣工投产、火力全开。
  放眼全区,从南到北、由东向西,一批重点工程项目扬鞭策马、提速提效,以强劲势能汇入日照高新区发展的壮阔潮声。
  作为项目发展主战场,日照高新区牵牢项目这个“牛鼻子”,按照谋、招、推、服“四位一体”机制,狠抓项目招引建设,充实完善四大招引专班,健全完善项目包保机制,提速快干促发展,以项目之“进”谋发展之势。
  大项目、好项目对一个地区的投资结构、产业转型、经济增长有着引领带动作用,抓住了重大项目,也就抓住了发展重点。
  找准着力点,日照高新区以顶格标准、满格状态朝着龙头企业目标加速奔跑,切实抓一个项目成一个项目。
  破局起势。经过60余轮洽谈磋商,总投资150亿元的奇瑞皮卡项目,跨越千里落子日照高新区,将建设奇瑞全球唯一的皮卡研发及制造中心,辐射带动上下游配套产业集聚发展,实现全区汽车产业“从有到优”“招大引强”的迭代升级。
  多年来,日照高新区一张蓝图绘到底,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作为全区首位产业,以宽广视野、开放思维精心谋划,拉长产业链条、做大产业集群,汽车产业版图持续扩容。据悉,奇瑞皮卡项目两款新车将于今年二季度下线,年内达到年产5万台生产能力,当年可实现产值30亿元以上,已吸引11个配套项目落地生根,同步形成配套能力。
  “头回客”落地成长,“回头客”接二连三。
  园区内一批现有企业纷纷增资扩产,优质项目“常开常新”,华仁药业、一鸣新材料、飞奥航空、阿米精控等10个二期项目正在筹划启动。从一家小企业到一排厂房,从一个项目到一条产业链,“二期现象”蔚然成风,再次印证着日照高新区对资本的强大磁力。
  向新·求变
  2024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1家、达到204家,3年时间实现翻番;新增省级瞪羚企业12家、达到31家,总数连续5年保持全市第一;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达到5家,其中,拥有重点“小巨人”企业2家。
  一串串数据如一个个跳动的创新火花,映射着一个充满活力、写满实干的现代产业新城。
  如今,一路向“新”的日照高新区,深扎实体之根、勇攀创新之峰,科技产业深度融、新旧动能接续转,开放之门越开越大,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愈加闪亮。
  科技创新,厚积才能薄发。日照高新区精心培土,精准“浇灌”,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圈。
  勇创新,“良田沃土”越培越厚——健全完善“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渐升式全周期培育体系,推动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
  勇创新,高端人才越聚越多——建立“政策引导+产业集聚+平台孵化+服务保障”的人才引育模式,打造高端人才矩阵,全区累计集聚各类创新创业人才700余人。
  勇创新,对外开放的步子越迈越大——蓝晶易碳、超毅新能源等企业追“光”逐“绿”,太阳能光伏产品扬帆海外;捷杰科技开辟新路,宠物房屋成为海外热销产品。
  创新一直在路上。日照高新区的创新格局之变,精彩不止于此。
  跳出高新看高新,在全国布局创新发力点。日照高新区在上海张江建立全市首个省外飞地孵化器,打造“孵化在上海、注册在日照、转化在高新”模式,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提档升级,目前已入孵7个高层次人才项目。
  谋创新就是谋发展。日照高新区深植创新基因,将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一个韧性、活力、青春、智慧的高新区扑面而来。
  优服·赢商
  40天,实现一鸣新材料泡沫铝板材及配件改造项目签约投产;45天,完成固纳科技A2厂房的主体钢结构施工;9个月,服务外包创业基地中的5栋建筑主体、15万平方米全部完成封顶,“高新速度”不断被刷新。
  在日照高新区,像这样的案例每天都在上演,“高新故事”层出不穷。但,核心只有一个——营商环境。
  近年来,日照高新区不断为营商环境加码赋能,精准出台工业倍增、企业上市等扶持政策,培育出30家上市后备企业,以“有形之手”牵好市场“无形之手”。围绕企业落地发展,该区持续深化增值服务改革,为企业打造定制化、模块化服务新模式。
  建立健全医药审评核查服务机制,缩短企业审批时限40%,药械协同监管“高效办成一件事”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全省推广;创新实施规划环评和建设项目环评联动,为企业节省审批时间近2个月;打造多元化投资体系,9支市场化基金、规模18.7亿元,投入20余个高成长性项目,设立1支政府引导基金、规模20亿元,汽车产业集群有了“源头活水”。
  细节是检验营商环境是否真正优化的重要标准。日照高新区从细微处着手,用足“绣花功夫”,做实“满意服务”。
  该区全面升级政务服务体验,探索推出“兜帮办、集成办、精细办”服务举措,打造项目产业链集成快办体系,并对区内优秀企业家提供免费体检、VIP机场通道等服务,实现对企业家从业务到生活的全覆盖。
  服务,掷地有声;发展,春潮涌动。去年,80个省市区重点项目增势赋能,69个实施类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达到109%,44个项目开工纳统。
  这,就是2024年的日照高新区,写满了攻坚克难、只争朝夕拼项目的合力,写满了锐意进取、奋勇争先谋创新的活力,写满了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促发展的动力。
  与强者比拼,与快者赛跑。新的征途,紧扣创建国家高新区“一条主线”,日照高新区更加昂扬奋进,更加蓬勃向前。
  春潮澎湃处,且听发展拔节声。
  (本版图片由日照高新区融媒体提供)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B3 版:日照高新区】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攀高逐新春潮涌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