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杨雷:平凡岗位铸就不凡

  全媒体记者 隋言晨
  在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有一位扎根高炉炼铁十七载的“钢铁工匠”,他一直从事高炉炼铁工作,致力于炼铁技术研究,掌握了特大型高炉开炉和生产运行的核心技术,为炼铁技术指标的提升与改进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就是高炉作业区主任杨雷。
  从一名普通的一线职工,到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劳动模范、泰山专业技能领军人才、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等荣誉80余项,“做最好、争第一、作表率”是杨雷踏入工作岗位以后坚守的初心。
  参加工作之初,师傅常常告诫杨雷:“不要着急,一块好钢,必须经过千锤百炼;想要成为岗位上的行家里手,也必须打好基础。”师傅的谆谆教导,让他明白了成长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必须消除好高骛远和浮躁的心态,要静下心来好好学习,脚踏实地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那段时间,为了全面掌握高炉的设备构造,杨雷在90多米的高炉上爬上爬下,记录了上万字的学习笔记;回到家中,他很少看电视玩手机,而是拿起专业书本,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攻克。最终在2014年第七届“宝钢杯”全国钢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荣获第十名,并被授予全国钢铁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2016年,杨雷进入山钢日照精品基地,在齐鲁第一炉5100m3
  高炉建设投产过程中,他敢于担当、主动承担重任,实现了5100m3
  高炉完全依靠自身技术力量热试开炉的成功。开炉半个月后,日产量破万吨,实现了5000级高炉开炉即达产、达产即达效的目标。
  2022年开始,两座高炉因冷却壁漏水等问题出现产量、质量波动。关键时刻,杨雷迎难而上。这个难题之前没有处理经验,为了生产的稳定,他整天靠在岗位上,一年仅仅休息了3天,最长的时候连续10多天吃住在岗位上。他和大家一起研讨并制定冷却壁损坏的安全稳定运行管控方案,优化布料结构,延缓冷却壁破损的速度,2023年实现了两座高炉的安全、快速中修,保证了高炉的安全稳定顺行。
  此外,杨雷撰写的多项课题在各类竞赛中获奖,其中主持项目获得全国钢铁行业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承担和主持的低碳冶金项目《特大型高炉低碳冶炼操作技术》作为2022年度泰山产业技能领军人才项目;参与的4项课题获得山东省冶金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0余项成果获得日照公司科技进步重大奖、一等奖、技术发明奖。还获得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表论文论著情况10余篇。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如今,杨雷所在的作业区“80后”“90后”已成为中坚力量,凭借多年的从业经验,杨雷重点对他们在业务操作技能和总结提炼能力培养方面下功夫。业务上,利用创新工作室平台开展实操培训。写作上,注重总结提炼创新能力,手把手教授他们撰写技术创新和革新成果总结等材料。
  目前,杨雷值班工长团队中,有齐鲁首席技师、富民兴鲁奖章获得者、山东省冶金行业技术能手获得者,同时申请的发明专利10余项、各类成果论文数十篇,已经成长为能够熟练驾驭5100m
高炉、为公司稳定高效生产保驾护航的优秀团队。
  这些年不管是在炼铁厂的值班工长岗位,还是目前成长为高炉作业区主任岗位上,杨雷都一步一个脚印,将每一件事都争取做到最好,坚持做这个岗位中最优秀的一员,以身作则、争当表率。
  杨雷,一名普通的钢铁工人,却用不普通的坚守与创新,诠释了“工匠精神”的真谛。他以炉火般的热情、钢铁般的意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2 版:本市新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杨雷:平凡岗位铸就不凡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