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莒县财会监督工作保障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周衍梅 时圣翠 商淼
  作为经济运行的重要“守护者”,财会监督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下,通过构建财政部门主责的“五元一体”监督体系,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发挥重要保障作用。莒县结合本地区实践,通过强化财会监督一系列创新措施,进一步优化资产资源配置、提升资金使用效能、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规范市场秩序,保障了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一、探索创新县域财会监督模式的必要性
  现阶段,我国财会监督在顶层设计上已逐步完善并取得显著进展,通过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等法规制度,推动了财会监督法治化建设。但在基层财会监督模式研究与实践上仍然存在不足,现有研究多聚焦宏观政策或单一地区案例、对县域财会监督的系统性困境、可复制模式总结不足,基层实践的复杂性与多样性要求,需进一步聚焦执行层面的机制创新,尤其在监督主体协同、技术赋能、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亟待深入探索研究。探索创新县域财会监督模式,健全完善以财政部门为主责监督的财会监督体系,提高财会监督的精准度、实效性和威慑力,是促发展、保稳定、防风险的客观需求。
  二、莒县财会监督工作实践与探索
  莒县围绕预算源头管控、实物资产监管、联网监督检查、部门联动赋能四个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形成初具成效的“莒县模式”。
  (一)强化预算源头监督。财会监督始终贯穿预算全生命周期,通过严格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绩效管理监督,确保支出项目与国家政策、部门规划匹配,建立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有效的防控风险。探索建立监督成效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对监督检查优秀的项目给予优先保障和资金奖励,每年对监督检查前五名的单位,奖励项目总额5%的预算资金,对监督检查差的项目削减或取消预算安排,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强化实物资产监督。围绕国有资产的配置、使用、处置等环节,进一步完善监督管理细则,对实物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进行监督。先后印发《莒县行政事业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及办公家具配置标准》《莒县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教育装备配置标准》,对食品快检及动物疫病监测等设备制定专用资产配置标准,填补了专用资产配置标准空白,为财会监督提供了“标尺”。
  (三)强化联网监督检查。莒县创新实施“互联网+监管”模式,搭建财会监督管理平台,建设了包括财政收支、运行分析、综合治税等6个模块,打破了行业间信息壁垒,形成了政府、财政、税务、银行共享共用的大数据服务管理平台,建立税收风险监督预警机制,构建预警关键指标体系,对重点税源、重点行业、重点项目进行税收风险监控,提升财税数字治理监督能力和财会监督信息化水平。开通银企直联模块,实现对系统内银行账户内资金调动进行监管,将资金使用管理从“事后监督”向“事中监督”“事前监督”延伸,实时监控账户余额,保障资金使用安全。
  (四)强化部门联动监督。联合县纪委监委、审计局印发《关于建立纪检监察监督、审计监督与财会监督贯通协调机制的意见》,推动财政部门与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等机构进行合作,形成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联合开展财经纪律重点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全县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专项检查、全县乡村振兴资金专项检查、全县公务用车管理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小金库”专项治理等行动,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推动各类监督成果共享、贯通协调,管好政府“钱袋子”。
  三、财会监督保障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2025年,莒县作为山东省推进财政科学管理、加大财会监督力度试点县,将以此为契机,逐步完善县级财会监督体系和工作机制,运用财会监督“利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提高对财会监督工作的认识。将“深化财会监督工作”视为“一把手”工程。将财会监督工作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打击和预防腐败,以及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决策相结合,以增强各级干部对财会监督工作的认识。
  (二)推进信息共享监督平台建设。作为财会监督的重要载体,加快监督平台建设至关重要。由政府主导,协同财政、审计、税务、纪委监委等相关部门,制定统一的信息系统建设标准和数据接口规范,及时将财务报告、内部审计报告、问题线索台账和纪检监察建议书等各类文书,上传至监督平台,实现各部门信息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增强监督力度,提高监督效率。
  (三)夯实各级联动监督效果。财政部门作为财会监督主责部门,通过建立“县一镇一村”三级监督网络,将村级财务纳入监管范围;继续探索“纪巡财审”模式,完善联席会议,联合检查、线索移交等机制,推动监督成果互认;建立标准化流程,规范检查程序与处理标准,注重加强与资金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监管合力。
  (四)完善监督结果运用机制。将财会监督的结果与单位绩效考核相结合,对表现优异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发现的问题建立监督检查整改台账,跟踪记录整改情况,明确整改责任人及时限,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五)加强财会监督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公开招聘、招贤纳士等方式,合理增加财政、审计等部门监管人员编制,选调一批业务精、素质优的专业人才充实监督队伍。完善财会监督人员的考核与评价机制,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奖金、职务晋升等挂钩,激励财会监督人员自觉成长,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本文系2025年度日照市社会科学专项研究课题,课题编号ZX2025051;作者单位:莒县财政事务服务中心)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8 版: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莒县财会监督工作保障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