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党建领航聚合力,涛雒镇——
“跨村联建”激活蓝色经济

  全媒体记者 史树梅 通讯员 苑克龙 李淑彬
  近日,记者走进东港区涛雒镇栈子片区现代渔业产业园,只见一排排标准化养殖大棚整齐排列,工人们正忙碌地分拣、包装海产品,一辆辆冷链运输车缓缓驶出园区,将一箱箱优质水产品发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
  这片曾经以传统对虾养殖为主的沿海渔村,如今已成为年产值过亿元的现代化渔业生产基地。
  涛雒镇栈子片区下辖4个沿海行政村,过去因各自为战导致资源分散、产业同质化严重。2023年,在涛雒镇党委的统筹推动下,栈子一村率先牵头,与周边3个行政村联合成立“栈子联村党总支”,探索“跨村联建”发展模式。通过党组织搭台,实现资源共享、产业共谋、人才共育,有效破解了单村项目推进分散等难题。
  “过去是各干各的,现在是拧成一股绳,党总支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运营,效率高多了。”涛雒镇栈子片区跨村联建党总支书记付冠强介绍,在党总支的带领下,栈子片区的几个村开始对养殖结构进行系统性谋划,传统的南美白对虾、多宝鱼逐步被更具市场竞争力的新品种替代,如龙鳞鱼、日本对虾、膨腹海马等,“品种升级+科技赋能”成为特色。
  为了提升产品附加值,党总支还积极推动深加工体系建设。成立拓洋渔业专业合作社,建设精深加工车间,引进先进冷冻设备,对接商超、电商平台,拓展社区团购、预制菜等新业态。“我们现在的加工产品涵盖贝类、虾类、鱼类等六大类18项,自有品牌‘江阿公’‘望鲜记’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拓洋渔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其中,“江阿公”直播账号单场销售额突破50万元,成为区域特色品牌的代表。
  数字化手段为传统渔业注入新活力。党总支主动对接科研院所,引入智能监测系统、区块链溯源平台等现代化手段,实现了水质实时监控、病害预警、产品可追溯等功能,大幅提升了产品质量和市场信任度。数据显示,自联建以来,村集体年均增收超过80万元,带动周边3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跨村联建的关键是构建利益共同体。”涛雒镇党委书记陈彬表示,通过党建引领,把本镇的地域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海洋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真正让村民富裕起来。
  如今,占地160亩的“碧海红帆”现代渔业产业园区已初具规模,集苗种繁育、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电商销售于一体,年产值可达1亿元,成为当地海洋渔业现代化发展的标杆项目。
  未来,站在新的起点上,栈子联村党总支正谋划更高层次的发展蓝图。计划进一步拓展深海养殖、建设海洋研学基地、发展生态旅游等多元业态,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3 版: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跨村联建”激活蓝色经济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