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红纽带牵出田野新画卷
——日照市供销社探索实践“党建引领、双社共建”乡村振兴新模式

  全媒体记者 田文佼 马秀萍
  清晨的阳光洒满山海天两城街道竹园村的田野,村民朱迪华站在自家托管给供销社的地边上,看着植保无人机喷洒着农药从眼前掠过,脸上笑意盈盈:“以前种地靠天吃饭,现在供销社全程托管,我在外打工挣钱,家里地的收成还比以前好。”
  这生动的一幕,正是日照市供销社创新“党建引领、双社共建”模式,答好乡村振兴“时代之问”的鲜活注脚。
  近年来,日照市供销社锚定“农民外出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的服务初心,以党建为绳,串起供销社与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资源优势,在105个村庄织就“联农助农、富民强村”的幸福网。截至目前,59个村集体因此增收179万元,5个村集体年收入突破10万元,其经验更入选全国供销系统典型案例。
  双社手拉手:让“小农户”连上“大农业”
  “以前村里地块碎得像‘花布条’,一家几亩地,农机进不来,新技术用不上。”莒县夏庄镇石屯村村民李保国回忆起三年前的光景,仍不住摇头。转机始于2023年5月,市供销社联合村党组织领办的合作社,在莒县举办万亩土地托管集中签约仪式,石屯村的800多亩零散土地被纳入其中,成了“双社共建”的受益者。
  这背后,是日照市供销社对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这一难题的积极探索。以党建为引领,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与供销社的服务网拧成一股绳,出台专项指导意见,从合作模式到人才支撑全方位铺路,让“供销社+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组合爆发出“1+1>2”的能量。
  在莒县刘官庄镇后沙岭村,这种合力尤为明显。村党组织挨家挨户做工作,把村民的零散土地整合连片;供销社则带来专业团队,从耕、种、管、收全程托管。“村民自愿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村集体把整合后多出来的边角地和公用设施也入股,最后按协议分红。”市供销社合作指导科科长侯丙义介绍,这种“承包权不变、经营权放手、收益权稳”的模式,让后沙岭村、王官庄村这样的村庄告别了“碎片化”种植,万亩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最后一公里”被彻底打通。
  收益稳稳落:从“保底”到“分红”的民生温度
  自探索开展“党建引领、双社共建”土地托管服务模式以来,市供销社精心设计了“保底收益+盈余分红”分配机制。根据土壤肥力、水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市供销社给托管土地定下每亩每年800元的“保底收益”;每季粮食收获后扣除种植成本,盈余部分由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与供销社农服公司按6∶4比例“盈余分红”,最大限度把利润留给农户,形成农民、村集体和供销社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农民和村集体持续获益。
  为了让农业生产“不差钱”,市供销社还搭起“供销搭台、银行授信、担保赋能”的金融桥梁,积极对接山东省农担公司和工商银行等合作银行,共同开发系统专属的“供销农资贷”,深化“供银担”金融服务,解决了合作社“贷款难、利息高”的心病。
  从“土里刨食”到“托管分红”,从“缺钱犯愁”到“金融助力”,市供销社用实实在在的收益,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让村集体的腰杆硬起来。
  服务不停步:从田间到市场的全链条赋能
  盛夏的日照,东港区三庄镇万亩黄桃基地里果香四溢。在市供销社的牵线下,山东奥斯特食品有限公司的采购商正在示范园验货,果农们忙着将黄桃装箱,一派丰收忙碌的景象。“供销社不光帮我们管园子,还找来了大客户,收购价还比市场价高!”种植户李叶荣一边过秤一边乐。
  从粮食作物到经济林果,日照市供销社的服务半径不断延伸。在传统土地托管基础上,他们把“托管术”用到了黄桃、苹果、茶叶、蓝莓等经济作物上,6300多亩果园穿上“托管衣”,农户们享受到从农技指导到农资供应、从农机服务到产品销售的“一条龙”服务。东港区供销社坤丰公司在三庄镇打造的1500亩黄桃示范园,更是带动周边2家企业、10个村发展黄桃基地1万亩,其中有4个村集体平均每年增收超过10万元。
  让农产品“种得好”更“卖得好”,是供销社服务的另一番巧思。在东港惠家官庄村,订单农业让红薯成了“香饽饽”。村集体留转的120亩土地,按照供销社对接的订单标准种植,不仅村集体增收9.97万元,村民还能在基地打工挣钱。“以前种红薯愁销路,现在先有订单再种地,不怕卖不出去!”村民惠明才说。
  科技赋能让农业生产更“智慧”。在市供销社的整合下,全市供销社系统的农机资源拧成一股绳,无人机飞防、测土配肥、水肥一体化等“黑科技”走进寻常田间。数据显示,经测算,通过专业飞防作业,每亩可降低农药使用量20%,提高工效300—600倍,有效防治率超过96%,通过测土配肥,每亩可减少化肥使用量15%—20%。
  从土地里长出新希望,从合作中收获新未来。市供销社以党建为引领,用“双社共建”的创新实践,让供销社回归服务三农的初心,让村集体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如今,这片土地上,越来越多的村庄搭上“共建快车”,越来越多的农民共享发展红利,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日照大地上精彩铺展。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红纽带牵出田野新画卷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