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张笑梅
日照市中医医院为62岁晚期胰腺癌患者陈女士成功实施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技术,通过这一微创技术不仅解除其致命胆道梗阻,更为后续化疗争取了关键机会,目前患者已具备接受系统性抗肿瘤治疗的条件。
绝境中的转机
几个月前,家住日照的陈女士因持续腹痛、食欲不振被确诊为晚期胰腺癌伴肝转移,并因胆总管梗阻导致全身皮肤、巩膜黄染,肝功能严重受损。多方求医后均表示,其病情复杂、手术风险极高,建议保守治疗。
“当时觉得天都塌了,我们甚至开始准备后事。”陈女士的家人回忆道。然而,在亲友推荐下,他们得知市中医医院在ERCP技术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决定最后一搏。
内镜下的“生命通道”
近日,陈女士入院接受治疗。市中医医院脾胃病二科/肝病科副主任邢国辉团队决定采用ERCP联合胆管支架置入术。
“ERCP被誉为‘内镜皇冠上的明珠’,是微创治疗胆胰疾病的‘金标准’。”邢国辉解释,该技术通过内镜经口腔插入十二指肠,经自然腔道进入胆管或胰管,在X线辅助下完成诊断与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适应症广等优势,尤其适合高龄或体质虚弱患者。
30分钟解除致命梗阻
当天,手术室内,邢国辉团队借助高清内镜系统,精准定位陈女士十二指肠乳头部位,成功置入胆管支架。整个过程仅用时30分钟,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术后第二天,总胆红素从567μmol/L(正常值≤21μmol/L)降至214μmol/L,黄疸明显消退。”邢国辉表示,一周后复查显示,陈女士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已具备化疗条件。从卧床不起到能自主进食、下床活动,她的康复速度远超预期。目前,她正按计划接受靶向治疗,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陈女士的故事,不仅是个体生命的胜利,更是医疗技术进步的生动注脚。“随着胆道子镜直视系统、超声内镜引导下介入治疗等技术的融合,ERCP的应用边界正不断拓展。”邢国辉表示,未来,市中医医院将探索更多复杂病例的精准治疗,让更多患者免受开腹手术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