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乡村振兴脉搏,打造服务“一张网”,日照供销社———
□ 全媒体记者 马秀萍 陈雨桐
盛夏八月,骄阳似火。
在山海天两城街道红旗村供销社托管的高粱田里,嫩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村民王志生站在地头,望着植保无人机掠过天际,笑意盈满脸庞:“以前这时候得顶着日头人工追肥,现在这高科技真是省时省力!”
他指着不远处正在调试设备的供销社技术员:“你看他们,种的是供销社统一选的良种,追肥通过测土配肥,每亩化肥用量比之前节省两成。”今年上半年,全市供销社系统土地托管12.03万亩,农业社会化服务86.65万亩次。其中,试点全程土地托管15608亩,带动59个村集体增收179万元。
商贸迭代突围,基层网点焕“新生机”
在东港区,丽阳大厦的转型则是传统商贸载体升级的典范。针对商铺空置率高的问题,东港区社引入连锁品牌“衣海洋”,并组建专业电商团队,上半年线上销售额突破30万元。“现在每天直播间涌进很多浏览者,服装销量比以前翻了一番!”商户张永薄兴奋地说。
在岚山区,碑廓供销社的蜕变堪称“麻雀变凤凰”。通过实施为农服务能力提升项目,这个基层社新建起了智能配肥站、农产品展示中心等,通过完善设施搭建为农服务平台,吸引300余户农民入社,年服务土地面积2867亩。“基层社是服务农民的‘最后一公里’。”区社党组成员、二级主任科员焦安献坚定地说。
服务创新筑基,田间地头涌“托管红利”
“三夏”期间,莒县供销社化身“田间管家”:依托9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和10处为农服务中心,整合95台大型农机,成立“三夏”生产服务队,发放农技资料8000份,储备化肥农药9426.8吨,为农户提供物资储备、农业机械、技术服务、农产品收购等“一条龙”服务。“我们的收割机刚收完这家,马上就能转到下一家,效率比散户高2—3倍!”农机手薛群喜说。
作为系统农资供应龙头企业,山东供销农业服务集团日照有限公司以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搭建智能农资管理平台,打造“1小时农资配送服务圈”,配送效率大幅提升。
产销对接赋能,特色农产闯“大市场”
在五莲供销大刘家槎河综合服务社,快递车辆川流不息。这是五莲县社打造的“一点多能、一网多用”综合服务社,不仅提供快递收发、日用品销售,还能帮农民代售农产品。“今年我们通过这里卖出樱桃10.5万元,价格比贩子收购高5分钱!”超市老板王海清喜笑颜开。
五莲县莲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甄选20余种农产品,通过直播带货实现销售额413万元。“我们与中再云图公司正在合作建设数智供销平台。”公司负责人厉磊介绍。
2025年上半年,全市供销社紧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持续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等方面,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前6个月,全系统销售额14.31亿,同比增长11.21%。
如今,从田野里的“托管红利”到商贸流通的“赋能提升”,从系统龙头的“创新引领”到基层社的“涅槃重生”,日照市供销社正在广袤乡村绘就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