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于立伟
日照岚山港12号码头,万吨巨轮“中远荣耀”号鸣笛启航。甲板上印着“昱岚”标识的集装箱内,0.08毫米超薄钢带泛着银辉——— 这比普通A4纸更薄的“手撕钢”,即将远渡重洋。三公里外的智能工厂里,世界首台套六机架酸轧联合机组正以雷霆之势运转,每分钟吐纳1500米钢带,宣告着中国钢铁制造的崭新高度。
钢铁蝉翼破垄断
车间内,日照市昱岚新材料有限公司工程师王军轻触控制屏。3毫米钢卷如银瀑倾泻,穿过六组森然轧辊,300秒后蜕变为0.1毫米钢带。“传统工艺需 7道工序,我们实现单次连续轧制。”测厚仪闪烁的0.08毫米数值,标志着行业极限的颠覆。这套凝聚5项国家发明专利的机组创下三重突破:94%压下率撕碎93%的理论枷锁;±0.003毫米公差达发丝1/25精度;能耗直降30%的绿色革命。中控屏跃动着增效密码:成材率提升5.2%,吨成本直降128元。
“马口铁曾叫‘洋铁’,进口设备要价数亿。”公司副总经理王大伟抚过德国样品架。十年前国内七成马口铁依赖进口,如今昱岚产品70%远销 90余国。
2025年汉诺威工业展,德国蒂森克虏伯采购总监穆勒凝视着被徒手撕裂的0.08毫米钢箔:“你们重绘了亚洲制造的天花板。”
黄金海岸铸链群
站在观景台眺望港口桥吊,王大伟的平板显示着集装箱实时定位:“今晨下线,傍晚登船。”临港布局的战略棋局步步精准:新基地距码头仅3.8公里,较原厂缩短450公里运距,吨钢物流成本骤降107元,年省超亿元。十公里半径内,山钢日照公司、日钢的热轧卷板直供;三公里外木业公司定制包装托盘;港务集团开辟“钢材快航”专线。 “这里吃钢嚼铁,吞吐山河。”公司企管部经理郭进展开规划图。一期70万吨食品级马口铁产能满产运行,二期130万吨高端涂镀板瞄准电子元器件用钢。全线投产,年消化山钢日照公司、日钢200万吨原料,串联18家配套企业。
这条“动脉”的强劲搏动,在齐鲁大地激荡起链式反应:百公里外临沂罐头厂,新下线的黄桃罐头因昱岚基板让保质期延长30%;青岛海尔冰箱凭昱岚产品打入欧洲高端市场;日照港钢材年吞吐量突破3000万吨。
“每十吨高端钢就有一吨烙着昱岚基因。”岚山工信局产业链图谱显示,这里已串起从炼铁到终端制品的全链条。专家评价:“传统产业嫁接创新基因,照样长出新质生产力。”当蒙牛、红牛等巨头采用昱岚包装材料,这个曾参与制定国家标准的“链主”,正带动上下游走向高端。
数字基因塑钢魂
在昱岚新材料的智造工厂,数字化转型在内部实现上下工序自动流转,物流无人化管理;外部实现上游和下游信息跟踪对接。德国表检仪对钢带进行每平方米2000点扫描,区块链系统为每卷产品生成唯一数字身份证。
“我们在挑战金属的极限。”王大伟指向700米/分钟连退线。依托北科大等院校研发的AI板型控制系统,结合20年工艺数据库,实现1500米/分钟高速轧制下的精密控制。立体库房里,无人行车精准吊运钢卷,机械臂群完成激光刻蚀等作业——— 这里已部署先进的MES管理系统,构建起原料端到产品端的三级数字神经。
此刻,投资63亿元的日照市昱岚新材料产业园内,工程机械轰鸣。达产后年产值将突破300亿元,利税16.5亿元,让岚山跻身全球马口铁竞争第一梯队。
暮色熔金,岚山港千帆竞发。万吨货轮拉响汽笛,印着“中国岚山制造”的钢卷驶向深蓝。这条400米长的生产线,正以比纸更薄的钢带丈量山东智造的厚度———当传统产业在创新中涅槃,黄金海岸的钢铁传奇方兴未艾。
记者点评
触摸那薄如蝉翼的“手撕钢”,指间流淌的是中国制造的韧劲,更是山东好品牌的金色刻度。昱岚新材料的突围,不仅是一场技术攻坚战,一条临港产业链的精密编织,更是一次数字灵魂对钢铁躯体的重塑。这条400米长的产线,锻出的不仅是钢带,更是山东好品牌的“金名片”。它宣告:传统产业淬炼创新之火,照样燎原成新质生产力;一家“链主”的崛起,可擎起千亿级产业集群。钢带驶向深蓝,增加的是山东品牌叩击全球价值链的底气。这正是“山东好品牌”最铿锵的注脚:以硬核技术为刃,以产业生态为盾,在世界的坐标上镌刻“山东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