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相云
农历闰六月十二,又到了赶潘庄大集的日子。糕点摊摊主秦绪峰一大早来到集上,熟练地支起摊子,将一盘盘糕点整齐摆开。
“打这个大集头回开集,我就来了。”秦绪峰一边麻利地接过顾客手中装满糕点的袋子称重,一边乐呵呵地和记者聊了起来:“这里离家近,图个方便,人流量也不错,头一年免收摊位费,帮我们省下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熙熙攘攘的大集上,蔬菜水果、特色小吃、手工艺品一应俱全,各种叫卖声、吆喝声此起彼伏。然而,一个多月前,这里还是另一番模样。
潘庄大集位于潘庄二村南侧,岚荷高速穿村而过,在高架桥下方,留下了一处闲置空地,成为杂草丛生的荒芜角落。
“以前这里到处都是杂草,也有垃圾堆,我们想过来遛遛弯都没处去。”前来买菜的村民老周感慨道,现在改造成集市,在家门口就能买东西,大伙都爱来!”
变化,来源于岚山区的一次干部选派。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安东卫执法中队中队长王伟,被选派到潘庄二村担任“第一书记”。到村后,他深入走访调研,敏锐地发现周边缺少一个综合的便民集市,村民们想要赶集、销售,通常要到很远的地方,而村南这片20多亩的荒地却长期闲置。于是,一个打造大集的构想在他心中渐渐成形。
从3月10日建起筹备工作群,到4月29日开集,短短50天,一个充满烟火气的便民集市红火开张。大集开办首日,就吸引了300户摊贩入驻经营,超1万名群众入市交易,当日成交金额突破10万元。
如今,每逢农历的二、七,赶集的乡亲们都会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潘庄大集已成为周边重要的商品交易中心和社交场所。
“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规范管理、优化环境,让大家赶集更舒心、更安全。同时,引入更多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丰富业态,努力把潘庄大集打造成咱们片区响当当的乡村特色品牌和富民增收的重要平台,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王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