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牟艳霞 通讯员 杨淑松 闫义陶
“大连路与向阳南路(交会处)路北直行车道鼓包凸起很高。”
“感谢反馈,已安排道路养护机构现场查看处置。”日照经开区交通和建设局党委委员、工程计划中心主任尹衍军回复。很快,该路段鼓包修整的现场图片就反馈在了群内。
这是7月28日16时49分到18时06分,在“经开区新就业群体微信交流群”的一段对话。经由“群友提出问题——— 职能部门‘接单’反馈”这一路径,一个道路鼓包问题得到快速解决。
随着平台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外卖员、快递员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日益庞大。为发挥这个群体走街串巷、联通万家的“移动探头”作用,今年2月,日照经开区探索推出“了解实情、服务引导、凝‘新’聚力”工作路径,引导新就业群体发挥自身优势,赋能基层治理,“经开区新就业群体微信交流群”就是重要阵地。
微信群里,既有快递员、外卖员等,也有行业主管部门、街道副书记、组织委员、社区书记等相关负责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微信群引发的“化学反应”正加速发酵,让小哥们的获得感、归属感与日俱增。
“起初,我对这个群没抱多大希望,就怕是‘面子工程’。”群友“耍木夹子”告诉记者。后来,他看群友和自己提出的老旧小区楼号模糊不清、路灯损坏等问题都得到快速解决,才逐渐放下顾虑:“这个群还真是为我们办实事的。”
像“耍木夹子”一样,微信群内,越来越多的外卖员、快递员等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日照经开区因势利导,从中选聘63名从业相对稳定的小哥为社区兼职网格员,楼道堆积杂物、道路排水不畅、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通过“随手拍”实时上传。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小哥们共反映上报各类问题120余个,九成以上得到及时解决。
这不仅是问题反馈群,更是政策解释群、工作交流群、情绪疏导群。许多工作,通过相关主管部门的解释,让小哥们有了更深的了解。
比如,道路鼓包问题反馈后,日照经开区交通和建设局随即作出解释:“城市主干道承载车辆通行较多、载重量较大,重载车辆经过路口时遇交通信号灯启停、转弯时易对沥青路面产生局部压力和剪切力作用形成沥青路面车辙……”有小哥反映沧州路乱停车,“沧州路属于内部道路,乱停车问题正积极想办法解决”。
把事情解释清楚,误会就会消解,共识才有望达成。7月17日,日照经开区首个骑手党支部和联合工会在利群大唐暖“新”角成立,新就业群体在该区有了自己的党组织和工会组织。“耍木夹子”“蛋糕哥”等活跃群友悉数应约到场。从线上到线下的这份信任,就是对日照经开区基层治理工作的最大认可。
不仅如此,自6月份开始,日照经开区将每月的17日定为“骑士节”。每到那天,各社区、暖“新”角、暖“新”驿站等场所,都会举办针对新就业群体的诸如免费理发、义诊、查体等暖“新”活动。“以前总觉得我们就是‘跑单的’,现在感觉自己是这座城市的一分子,还能出份力。”一位外卖小哥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