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厉倩 报道
本报讯 近日,莒县寨里河镇通过“警司联调”机制,成功化解马家河水村一起宅基地引发的矛盾纠纷。经多部门联动调解,原本剑拔弩张的双方当事人最终握手言和,签订调解协议。
事件源于两户村民对宅基地界限问题产生纠纷,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情绪逐渐激化,最终演变为肢体冲突,导致双方均不同程度受伤,先后入院治疗。派出所接警后迅速介入,第一时间对事件展开调查,并积极组织双方进行调解。然而,由于矛盾积怨较深,初次调解未能达成和解。
面对僵局,寨里河镇综治中心与镇派出所、司法所迅速启动“警司联调”机制,寨里河新村积极响应,协同配合。由综治中心调解员与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牵头,新村工作人员积极参与,成立专门的调解专班。调解组首先安抚情绪稳定双方心态,随后调取宅基地原始档案、联合自然资源所进行实地测绘,并走访村干部核实历史使用情况,全面厘清争议焦点。在掌握充分事实的基础上,调解员以“法理为基、情理为桥”,为双方当事人深入分析案情,阐明矛盾持续激化可能产生的严重法律后果及对各自家庭造成的负面影响。
经过多轮耐心调解,双方最终认识到邻里和睦的重要性,自愿达成和解并签订协议。此次案例再次验证了“警司联调”机制的优势———通过整合派出所“快速响应”与司法所“专业调解”资源,有效提升了基层矛盾化解效能。截至目前,寨里河镇已通过该机制化解多起矛盾纠纷,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治理目标落到实处,为乡村振兴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