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区在全省率先推出身份证智能预约办理,变“排队等”为“约好办”——
□ 全媒体记者 刘新英 史树梅 李 敏
本报讯 “以前办身份证得费神耗时排队,现在手机上约好时间,到窗口5分钟就办好了,效率太高了!”8月24日,东港区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前,刚办完身份证换领业务的市民李燕拿着回执单,对眼前的“智慧服务”连连称赞。自7月7日东港公安在全省率先推出“身份证受理预约系统”以来,已有21313名群众体验到“预约办事”的便捷。
“身份证作为公民法定身份证件,其办理效率与群众生活便利性息息相关。2025年起,首批有效期为20年的二代居民身份证,未来四年东港仅到期换领量就超25万张,是常规年份的两倍!”东港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户政管理中队郑劲告诉记者,面对即将到来的办证高峰,传统“窗口坐等、群众扎堆”的模式必然会让民生服务“打折扣”。
基于这种预判,东港公安分局年初便组建研发小组,深入分局各派出所户籍窗口开展数十次调研,梳理出“排队久、材料漏带、窗口压力不均”等群众办事痛点,最终以“东港公安”微信公众号为依托,成功打通群众端、操作端、后台端三大服务端口,构建起集预约、查询、引导于一体的便民服务平台。
这套预约系统的核心优势在于“精准匹配”:群众只需扫码,或在“东港公安”公众号点击“微警务—身份证预约”,就能实时掌握主城区所有户籍窗口的动态信息,自主选择办理时段和地点;系统根据业务类型自动推送材料清单,从源头减少“材料漏带”问题。对于公安窗口来说,依托后台实时更新的数据监测功能,户政部门可及时调配窗口资源、均衡点位压力,提升服务效能。
数据显示,系统启用至今,整体办证效率提升了50%。“我们要做的不是‘让群众适应系统’,而是‘让系统围着群众转’。”东港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户政管理中队中队长田洋的这句话,成为研发过程始终坚守的中心原则。
目前,市公安局已明确,将适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该系统,让更多群众共享“约好办”的智慧政务服务。
□短评
政务服务革新最难能可贵的,是将群众诉求真正置于圆心。东港公安直面换证高峰,主动破题,从“坐等办事”转向“邀约服务”,将用户思维嵌入系统设计:指尖一点,窗口动态尽在掌握;智能预判,材料清单精准推送。这并非技术的小修小补,而是服务逻辑的根本重塑——— 系统不再冷硬地横亘于前,而是如流水般绕着群众需求灵活运转。
“系统围着群众转”,看似轻盈,实则承载着以民为本的千钧重量。它破解的不仅是“排队久、往返跑”的问题,更为未来政务服务提供更多思考:当制度设计以群众体验为原点,便民之路自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