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日照发布涉企行政检查“无事不扰”清单
涉及市场监管 11 大领域 387 个事项

  □全媒体记者 曲亚平 蒋月阳 张磊 报道
  本报讯 8月22日,日照发布市场监管领域涉企行政检查“无事不扰”清单。列入清单的事项,市场监管部门原则上将不主动入企现场检查。
  “拉出清单主要是划清监管检查权的边界,压缩、整合、规范涉企监管检查行为,为企业减负、为发展助力。”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刘涛介绍,减少对经营主体的不必要“打扰”,是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激发经营主体发展活力的应有之义,也是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具体举措。
  首批“无事不扰”清单主要涉及知识产权、信用监管、广告、价格、标准等11个大领域,涵盖387个检查事项。这些事项的特点是,都属风险可控的非紧急事项,即便因未入企检查造成疏漏,也可事后及时纠正。这是市市场监管局基于精准研判后的结果。
  该局通过梳理近三年的行政检查数据,确定只有符合问题发现率低、投诉举报量少、违法行为危害轻微且可通过非现场监管实现监管目的条件之一的事项才可进入清单,既避免“过度干预”,又确保“监管不缺位”。
  记者也注意到,我市发布“无事不扰”清单时,特别强调了“无事不扰”不是“放任不管”。
  清单实行“可进可出”机制,将根据企业信用情况、监管工作实际等进行动态调整。与此同时,监管力量也将从“面上监管”转向“精准聚焦”,针对食品药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等直接关系公共安全和群众生命健康的“底线”领域,采取更严格、更精准的监管。
  “该放的放足、放到位,该管的管好、管到底。”刘涛表示。
  目前,“无事不扰”清单已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开发布。金马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马祖斌说:“感受到政府与我们站在一起的诚意,我们也会把‘少打扰’的信任转化为专注研发、提质增效的动力,回应这份真诚。”

□短评
  “放”与“管”之道
  □ 曲亚平
  “无事不扰”检查事项清单的推出,传递出我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强烈信号,体现了“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深化,凸显了政府治理中“放”与“管”的辩证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管得太死,一潭死水不行;管得太松,波涛汹涌也不行。”把握好“放”与“管”的度,考验监管水平,考验治理能力。
  “无事不扰”是一种“放”,采用清单方式明文划定,实质是以制度化方式限制行政检查的随意性,为经营主体提供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市场环境。这种确定性使企业能够集中精力、资源专注于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从而真正激发市场内在动力。
  但“放”更需好好“接”,不能“自由落体”。这就要求“管”要更加精准、智慧、有效。比如,依靠风险分级、大数据监测、信用评价等精细化手段,可以实现“精准施策”。
  说到底,把握好“放”与“管”,就是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各司其职。如此,方能寓活力于秩序之中、建秩序于活力之上。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1 版:要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日照发布涉企行政检查“无事不扰”清单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