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党政主导+智能监控+联合执法”的全链条工作模式,莒县医疗保障局———
□ 全媒体记者 管玉杰 通讯员 翟文强
自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莒县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要求,聚焦欺诈骗保、违规使用等突出问题,创新监管方式,强化部门联动,构建“党政主导+智能监控+联合执法”的全链条工作模式,取得阶段性成果。
党政主导,构建协同治理格局
莒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医保基金管理专项整治工作,成立由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召集人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县政府印发《莒县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了卫健、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职责;县医保局联合县法院、检察院、公安、财政、卫健、市场监管、税务等8部门制定出台了《莒县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分设纪委和政府两个专班,统筹全县专项整治工作开展。
同时,莒县召开 2次全县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推进会议,与定点医疗机构、药店签订《医保服务协议》,压实机构主体责任,形成政府主导、医保牵头、部门协同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
科技赋能,强化智能管理水平
莒县梳理2024年省、市飞检案例,自建问题负面清单数据,结合各级反馈进行大数据筛查,精准锁定风险点,全面依托医保智能审核系统,对全县42家定点医疗机构结算数据实时监测,设置“高频次就诊、超范围用药、超量开药、不合理检查、分解住院”等20余个风控指标,开展问题智能审核和自查自纠工作。
今年以来,莒县主动审核37家定点医疗机构、2家定点零售药店。结合省、市业务经办内控检查问题数据,共梳理排查4方面59项问题,发现问题7项,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其中4项现已整改完成,其他3项按照整改时限及时完成。
同时,莒县医保局积极探索应用AI人脸识别技术,联合卫健部门在二级以上医院推行“人证核验”,杜绝“冒名就医”“假病人”等问题;深化DRG支付改革,源头控费增效,在全县公立医院推行DRG付费,将住院费用与病种挂钩,减少过度医疗。实施后,莒县人民医院次均住院费用下降7.6%,医保基金支出同比大幅下降。
部门联动,形成基金监管合力
莒县实施部门联动,凝聚合力,建立完善医保、公安、卫健、市场监管“四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对重大案件实行“一案双查”,既查机构违规问题,又查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期间联合排查29家定点医疗机构,580多家一体化村卫生室,涉及4700多人次。
此外,莒县积极配合省市局开展“四不两直”飞行检查,今年以来,共对2024年度24家省、市飞检反馈问题的定点医疗机构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加快立案调查处理进度并已全部结案。结合2025年度省飞行检查和市交叉检查工作部署,莒县严厉打击全县定点医药机构、职业骗保人、参保人员欺诈骗保行为,定期公开通报欺诈骗保典型案例。今年,1名外伤患者骗保案被移送公安机关,对欺诈骗保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今后,莒县将持续创新监管手段,对重大骗保案件一律移送司法机关,形成“不敢骗、不能骗、不想骗”的长效机制;学习应用“区块链+医保”技术,实现基金使用全流程可追溯,坚决守好人民群众的“保命钱”“健康钱”,为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贡献“莒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