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困难找党员,有问题找干部,石场乡聂家崖前村———
□ 全媒体记者 秦 钊 通讯员 张义勇
“聂大爷,家里水管问题解决了吧?”走进五莲县石场乡聂家崖前村,党员联户长聂清法的亲切问候在街巷间回响。“早修好了!昨天打了联络牌上的电话,干部半小时就到了!”聂大爷笑着回应。这样温暖的互动,在聂家崖前村已不胜枚举———“有困难找党员,有问题找干部”不是口号,而是村民实实在在的感受。
为让服务精准覆盖每一户村民,聂家崖前村搭建起“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联系户”三级组织体系,推动治理关口前移、重心下沉、资源下沉。该村划分了3个网格党小组,由村干部担任网格长,公益性岗位人员担任专职网格员。同时,将网格细化为17个联防组,推选老党员、老干部以及群众威信高、热心村务的党员担任联户长,每人分片联系10户群众,实现“家家有党员对接、事事有干部跟进”。
每位联户长在日常工作中,会摸清联系户的基本情况、矛盾隐患、诉求建议等。特别是对片区内困难家庭、危重病人、空巢老人和信访群众进行重点、定时走访,遇到邻里矛盾、意见诉求等,由联户长、村“两委”先当“和事佬”面对面调解。复杂问题及时联合法律顾问、民警等力量合力化解。对特别复杂一时难以解决的,上报乡级进行联调,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家里停电了找谁?看门口的联络牌,打干部电话准没错!”在聂家崖前村,256块村“两委”联络牌挂遍全村,上面清晰写着村干部电话,24小时畅通,确保群众诉求“当日接电、当日研判、事不过夜”;还有22块“党员承诺牌”亮在党员家门口,明确党员在矛盾调解、治安巡防、帮扶困难群众等方面的职责,让“有困难找党员、有问题找干部”成为了村民的共识。
此外,该村还突出“三防并重”,深入实施“雪亮工程”,21个高清摄像头覆盖全村关键区域;组建了2支应急处突小队、1支护村队,开展夜间巡逻防控。今年,该村已排查处置用电用火安全隐患9起,盗窃案件实现零发生,用“看得见的守护”筑牢了乡村安全防线。
“在‘如康家园’做手工,能赚钱还能有人照顾,心里真踏实!”肢体二级残疾的村民老聂道出了村里残障人士的心声。针对残障人士增收难的问题,村党支部积极争取10万元资金,建成集日间照料、康复服务、辅助性就业于一体的“如康家园”,目前已帮助11名残障人士实现稳定就业,人均年增收约2000元。同时,村里还联合幸福食堂、村卫生站,构建“组织牵头、社会协同、群众受益”的服务体系,让特殊群体的生活更有保障、更有温度。
该村通过党员干部带头,打造“茶语花香”田园综合体,建牡丹园、办游园会,吸引游客超2万人次,收益近30万元,带动近30名群众年均增收2000元;创新“茶粮间作”模式,发展茶叶、玉米、花卉规模种植,预计年收益10万元,采摘季还能为20多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从网格治理到产业兴农,从平安守护到暖心服务,聂家崖前村始终将“有困难找党员,有问题找干部”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描绘出了一幅“组织有力、党员有为、治理有效、群众有感”的乡村治理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