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重大工业建设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仅16个月,五莲县用“奔跑的华贸”生动诠释———
□ 全媒体记者 卢昱东 通讯员 范为永 岳德坤
前不久,位于五莲县的华贸(日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70万吨负极材料前驱体、30万吨高新炭材项目一期顺利点火投产。
“从签约到投产仅16个月,这个速度超出我们预期!这标志着国内单体规模和产能最大的负极材料前驱体生产基地,终于迈出关键一步。”华贸(日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瑞话语中抑制不住兴奋。
这个由山东华贸控股集团投资的项目,是2 0 2 4年山东省重大工业建设项目。
徐瑞站在生产线旁算起了“发展账”:“全部达产后,这里每年能产70万吨负极材料前驱体、30万吨高新炭材,产品要远销欧美10多个国家,出口额预计达40亿元,年产值超60亿元、利税3.5亿元,还能让60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
之所以把项目落在五莲,徐瑞坦言“是区位和能源优势打动了我们”。五莲临近日照港口,企业进口生产原料石油焦格外方便;更重要的是,项目投产后每年产生的120万吨蒸汽,既能保障园区其他企业用能,还能接入民生供暖,“这是实实在在的双赢”。
当下新能源汽车产业火热,高能量密度、高安全的负极材料成了“香饽饽”。五莲县重点项目推进专班办公室副主任丁磊记得,项目签约当天,专班就驻进了企业:“我们喊出‘快建设、快投产’,就是要抢时间。”最让企业感动的是环评手续办理———按常规流程至少要两个多月,为了不耽误工期,专班工作人员提前半个月就上门指导准备材料,还开辟了绿色审批通道。
“那阵子专家周末不休息,晚上还在线上同步审核修改,原本串联的环节全改成同步推进,最后不到2 0天就办好了!”丁磊笑着说,“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项目速度就是竞争力,这话一点不假。”
项目驻地洪凝街道也没闲着。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刘加东带着专项小组,提供“保姆式”服务。“用地审批是关键坎儿,我们提前把流程、材料清单理得清清楚楚,一边帮企业准备资料,一边对接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同步审核。”他说,“原本可能要等几个月的审批,最后只用了20多天,确保项目按时开工建设。”
如今,项目一期顺利投产,二期、三期也已提上日程。徐瑞指着产业园规划图介绍:“二期100万吨高端炭材(预焙阳极)项目,预计今年10月就能开工;三期100万吨再生纸项目,可行性论证已经完成,正在加速推进。等全部建成,这里就是投资超百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园!”
华贸项目的“五莲速度”,背后是当地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近年来,五莲县加快推进项目招引建设“一号发展工程”和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服务工程”,打造“走进五莲、办事不难———莲捷办”营商环境品牌,用“保姆式”服务吸引了一批大投资、高科技项目。
据统计,今年1—8月,全县新签约项目48个,总投资146.33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42个。这些项目正像“华贸”一样,在五莲这片热土上加速成长,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