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陈雨桐
近日,漫步于岚山区的街头巷尾,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气息扑面而来———从社区里的“心灵驿站”到户外劳动者的“温暖港湾”,从非遗的创新传承到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从绿意盎然的城市环境到群众脸上的幸福笑容……如今,岚山区正以文明为笔,在城市发展的画卷上勾勒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民生图景,让文明成为城市最鲜明的底色、最深厚的底蕴。
文明实践暖民心服务群众“零距离”
文明是城市发展的永恒主题。岚山区始终树牢“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让群众在共建共享中养成文明习惯。
在虎山镇锦悦社区文化书院,“大嫂调解 幸福护航———婚姻家庭辅导课堂”成为居民“心灵驿站”,志愿者深入浅出地讲解婚姻经营智慧与家庭矛盾化解技巧,帮助居民打破沟通壁垒。“以前总为小事争吵,听完课才懂沟通有方法,现在家里和谐多了。”参与课程的居民感慨道。
聚焦惠民、便民、利民,岚山区延伸文明实践服务载体,岚山区建成3处“小哥食堂”、24处“暖心驿站”,提供就餐优惠、即时充电、书籍阅读等服务。“疲惫了一天能在这里找到家的温暖,太贴心了!”外卖骑手小李的话,道出了户外劳动者的心声。
文化传承焕生机文明之花遍地开
文化是城市的根脉与内在驱动力。岚山区深挖本土文化,让古老文明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岚山号子,今年惊艳亮相“村歌嘹亮”2025年全国集中展演,将原生态劳作号子与现代音乐元素融合,生动诠释山东人民“向海而行、向海而兴、向海而歌”的奋斗情怀,让更多人领略其独特魅力。
在岚山头街道金牛岭社区文化书院,葫芦烙画非遗体验活动热闹非凡。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鹏带着电烙笔与葫芦,为孩子们开启非遗之旅。“以铁为笔,以火为墨”的技艺让孩子们惊叹“乡村里藏着这么多了不起的手艺”。这场活动不仅让城市孩子感受到非遗魅力,更在他们心中播下尊重多元文化的种子。
崇德向善树新风道德之光映全城
在岚山,好人好事如繁星点亮城市角落。
“中国好人”宋常君30余年坚守乡村理发店,以5元低价服务乡亲,用诚信赢得赞誉;同为“中国好人”的王仲田,收废品补贴家用时捡到7.7万元现金,果断报警上交,2小时便归还失主,彰显拾金不昧美德。
不仅如此,于2022年成立的爱岚志愿服务队,持续活跃在道路救援、抗洪救灾、寻找走失人员、义务献血等一线,用凡人微光勾勒城市文明底色。通过构建道德模范立体化选树机制、打好宣传“组合拳”、建立暖心机制,岚山区让“德者有得、好人有好报”深入人心,形成“老典型常青、新典型辈出”的良好局面。
环境治理筑底色城与自然共和谐
生态兴则文明兴。岚山区将绿色作为城市文明的底色,以精细化治理推动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
岚山区住建局采取“日常巡查+精准养护”模式,常态化开展苗木整形修剪、病虫害绿色防治,打造四季有景的生态空间;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全域覆盖,优化垃圾收运路线与频次,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守住城市洁净底线;对城区园林绿化、市政设施、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等领域实行销号管理,以“绣花功夫”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借“城市管理进社区”契机,加大社区环境整治力度,让社区颜值与居民幸福感同步提升。
如今的岚山,文明气息浸润每个角落。岚山区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丰富文化内涵,培育文明风尚,增强群众幸福感,用文明之笔,绘就城市发展的绚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