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在线投稿 -往期报纸 -常见问题 -帮助    
  文章搜索:
东港:特色加工续写蓝莓好“丰”景
  

□ 本报通讯员 王西辉
  7月份“采摘季”收官,10月底仍是一派好“丰”景。东港区将创新链、产业链“无缝对接”,延长“蓝莓丰收季”。
  10月9日,走进东港区陈疃镇兰香食品的厂区,一股蓝莓特有的清甜香气扑面而来。车间内,5条月饼生产线正开足马力,40多名女工手脚麻利地将刚生产的蓝莓月饼分封装箱。车间门口,5辆物流车一字排开,等待着蓝莓月饼运往全国各地。
  “一定要发加急物流,咱们的蓝莓月饼特别新鲜,拜托师傅们搬运的时候小心点。”企业负责人许家金跟物流公司核对好200提蓝莓月饼的清单,又贴心地反复叮嘱。这批早上走下生产线的蓝莓月饼,当天就能让北京的老客户品尝到。
  陈疃镇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日照蓝莓的主产地,现有蓝莓2.5万亩,鲜果年产量达1.8万吨。为做好蓝莓产品的研发,东港区引导企业研发蓝莓酒、蓝莓果汁、蓝莓饼等蓝莓深加工产品,特别是蓝莓月饼凭借独特口感和优良品质,成为刚刚过去的中秋市场上的“明星产品”。
  东港的蓝莓食品加工企业从6月份开始收购蓝莓鲜果。经过筛选加工制作成蓝莓馅,前期主要制作酥皮的蓝莓饼,从8月底开始做蓝莓月饼。从中秋前两周进入蓝莓月饼生产销售高峰,生产线上人员轮班值守,确保让全国各地的顾客品尝到蓝莓月饼。
  “这些日子我的电话根本停不下,都是来订购蓝莓月饼的,好多都是中秋节吃到蓝莓月饼喜欢上,现在追加订单日常吃,估计得忙到这个月底……”许家金的话还没说完,手机铃声又响了起来:“江苏的老客户,这是又要追加订货了。”
  东港的蓝莓采摘季集中在4—7月份。采用本地出产的蓝莓作为馅料加工制作月饼,不但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尝鲜选择,也延长了蓝莓的丰收收获季,增加产业收益。让7月初结束蓝莓种管采摘的农民,持续依靠蓝莓产业增加收入。
  32岁的李丽一边熟练地把密封好的蓝莓月饼装进包装盒,一边说起了当地妇女的“蓝莓打工日记”:“我们平常在蓝莓基地打工,主要是蓝莓田管理、采摘,从7月份采摘结束后就到这边加工蓝莓饼,10月份以后再到基地育苗,全年围着蓝莓都有活儿干,一年下来能赚2万多元。”家住在附近村里的她,对又能赚钱又能照顾孩子的日子很知足。
  创新链赋能产业链,产业链催化创新链。东港区已经建立起蓝莓育苗、种植、加工、研学、旅游全产业链条,每年全区蓝莓产值5.1亿元,带动农民增收6000余万元,3万余农民在蓝莓产业链上找到就业岗位。

 本文评论                                        评论数()  更多>>
评论正在加载中...
 发布评论
最大长度:500 还剩:500
更多>>  日照日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A4 版:区域·东港】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东港:特色加工续写蓝莓好“丰”景
版权所有 日照日报社 联系电话:0633-8779512